“吃得少,活得久”,是真养生,还是伪科学

未知 2021-05-24 19:19
“吃得少,活得久”,是真养生,还是伪科学

俗话说“ 吃得少,活得久 ”,现在各种疾病的爆发,人们也原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各种的养生方法在网上到处流传,一时间怎么吃,如何吃,吃多少,成了现代人的热门话题。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经过专家们2年多的研究发现,当持续的限制热量摄入,不仅可以减肥,而且还增强代谢,抗氧化,预防衰老等。
不仅对多名志愿者做了实验,研究者们还通过都对多物种进行主动干预性饮食控制,比如昆虫,还有兽类动物,发现控制热量的摄入,能使它们在慢慢变老的过程中,很多疾病得到缓解。
由此可见吃得少,活得久,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如果能长期坚持控制自己的饮食,身体能得到哪些益处呢?
01更显年轻
限制食物中的蛋白质比限制热量,效果更加明显,并且德国的一项杂志专利还专门出版过一篇文章,其中说到,控制人体氨基酸的摄入,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包括哈佛大学也曾经发表过一段论述,通过持续性的控制饮食摄入,可以增强我们人体的代谢能力,激活我们人体内的细胞,使人体一直保持年轻化,并且还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延缓衰老,更显年轻态。

02预防癌症
病从口人,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我们吃出来的,而且癌症和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经常随心所欲地大吃大喝,就会加重我们身体的负担,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当我们吃太多食物,这些食物肠道无法消化就会堆积在我们肠道里,肠道里经常受到废弃物的刺激,就会损伤我们的肠黏膜,并且这些食物在肠道里面还会产生致癌物质,导致我们肠道里面细胞产生癌变,所以说适当地控制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癌的效果。

03预防胃部疾病
进食太多不仅会给我们肠道带来负担,也会给我们的胃造成影响,每次进食太多,我们的胃部一直在工作,得不到休息,胃部就会分泌大量的胃酸,从而损伤我们的胃黏膜,当胃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胃炎,严重还会导致胃癌。
控制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多益处,那我们在平时吃饭当中应该如何吃,才能更健康呢?
一:吃饭时细嚼慢咽
现在人生活节奏很快,吃饭就像在做任务似得狼吞虎咽,这是不利于我们身体吸收消化,正确的吃饭应该是细嚼慢咽的,当食物在我们嚼得越久,嘴里分泌的唾液越多,肠胃才更好吸收,每次吃饭时间在半小时最佳,同时注意不能吃太烫的食物,吃之前多吹几口,人经常吃烫食,容易得食道癌。

二:每餐只吃七分饱
吃饭只吃七分饱是最健康的,吃得太饱,进食太多也不利于肠胃的吸收和消化,同时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三:吃完后不可立即运动
我们吃完饭之后,一般会躺在沙发上歇会,而家人都会催吃完饭赶紧把锅碗收拾掉,吃完饭后立马做事是不利于肠胃的,坐在沙发歇会能让肠胃更好地吸收,下次如果再有人这样说,可就要提醒他了。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此话很有道理,食物是提供我们人每天正常活动所必须的,但是有人却吃出疾病,有人却吃出健康,所以说怎么吃很重要,不是说吃得越多就越好。
吃饭也是很有讲究的,要慢慢地学会享受食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我们的饮食中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特色,同时吃饭也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如何正确的吃饭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希望每个人都能将吃饭这件事情做好,在饮食中吃出健康,吃出长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