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生命之饮”?百年老字号的奥秘又是什么?

未知 2021-07-25 19:06

何为“生命之饮”?百年老字号的奥秘又是什么? 


它记录了青砖茶发展变迁的曲折历史,见证了万里茶道兴衰的过程,也印证了南方山地经济社会的变迁;它拉动的产业是助力山区精准扶贫、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惠及周边3万余茶农的同时也带动30万亩茶园增效;它是湖北省的老字号,也被誉为“生命之饮”。它便是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历史渊源

1368年,何氏先祖何德海自江西迁居咸宁柏墩制茶、贩茶。1400年左右,因茶叶运输中偶然遇雨发酵,何氏家族洞悉茶叶发酵工艺的奥秘,首制“帽盒茶”,是为青砖茶雏形。

1600至1911年间,何氏与晋商渠氏合伙经营“长盛川”茶庄并广开分号。第12代传承人何其献、何其文、何其盛在1750年左右开始使用杠杆原理压制青砖茶,因质量上乘得朝廷御赐红色双龙票,茶叶远销西北地区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1909年和1910年,长盛川分别获武汉劝业奖进会一等奖、南洋赛会一等奖。1915年“长盛川青砖茶”作为湖北名茶代表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褒奖状

1937至1949年,“长盛川”茶庄(茶厂)或毁或弃,但第17代传承人何廷炳、何廷浩等仍坚持小规模生产及销售。1949年后实行公私合营,“长盛川”品牌并入国营茶厂,第18代传承人何安国继续作为茶厂职工传承技艺。1980年代,进行优势茶源地和生产环境调研。

2013年,第19代传承人何建刚在名优茶产区——宜昌创立青砖茶研究所,扩建生产基地、茶叶基地,采用传统工艺、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活态传承模式传承,并振兴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制作技艺

与其他黑茶制作技艺相比,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最独到的是大堆发酵和堆内开深沟通风,且在发酵过程中控制“发花”,茶砖紧密度高。其成品茶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滋味香浓。

它选用鄂西南境内海拔600至1200米半高山茶树鲜叶,经过初制(采摘、炒青等15道工序),渥堆发酵(洒水、平堆、测温、补水等19道工序),精制(过筛、分级等12道工序),拼配(开汤、评级等7道工序),成型(蒸茶、紧压等15道工序),烘干包装(降湿、复烘等9道工序)等流程经60至90天精制而成。

发酵

主要器具

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制作时所需器具主要分为盛放器具和加工器具两类。其中盛放器具有:竹篮、竹筐、篾席、竹筛、烘笼、甑(木质蒸茶工具)等;加工器具则有:平锅(杀青工具)、齿耙(木质翻拌工具)、铡茶刀(铁制切断工具)、木秤(称茶用)、石模(压制器具)、风车(木质筛选工具)、鸡公车(运茶工具)等。

官堆发酵

传承及存续情况

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20代。当前,该技艺主要传承群体集中在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骨干传承人有何建刚、何功威、何宇康、夏义仿、李世振等10人,另有掌握核心工艺流程的赵勇、陈学礼、夏茂林、周继忠、苏昊等12人。

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因持续开展生产性传承活动,目前拥有生产园区237亩,涉及工段6个,除骨干22名传承人外,还有技术工人500余人。生产活动常年进行、从不间断,纯手工茶平均日产0.74吨。

自2013年以来,共举办青砖茶制作技艺培训班10期,累计培养核心工艺传承人200余人,主要在青砖茶初制、渥堆发酵、拼配、压制等关键技术环节把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传承了项目的核心技艺。

压茶

其原料主要来自鄂西南武陵山区、秦巴山区,拥有宜昌周边自建、共建高山生态茶叶基地近30万亩,每年春、夏、秋三季均收购农户采摘的鲜叶,稳定性茶农达3万余人。

2021年,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