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墨含香 展报阅尽百年变迁

未知 2021-07-26 14:38

纸墨含香 展报阅尽百年变迁 


1983年4月28日《羊城晚报》 沙志仁藏品

南海之滨,珠江两岸,一百多年来风云际会,改天换地,上演过多少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见证了多少新旧交战的思潮激荡。
万家灯火,奔来眼底;百姓忧乐,激荡胸怀。一行行文字,一张张报纸,默默地记录着时代点滴、人间百态。岭南向海而生,近代以来既是商贸繁盛的锦绣之地,也是风雷震荡的革命策源地,文化的交汇碰撞,令这片土地勇立时代潮头,敢为天下之先。岭南报业发端于十九世纪,经历磨难,浴火重生,繁荣至今。从铅与火的奋进,到数与网的创新,岭南传媒始终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为改革开放呐喊,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着更为恢弘精彩的篇章。
百年变迁 岭南报业领风气之先
人类很早就有将文字书写在载体并供受众阅读的传播方式。唐宋时期,甚至可追溯到汉,中国就出现《邸报》,这被认为是东方最早的报纸;在西方,恺撒于公元前59年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这种名为《每日纪闻》的载体,也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报纸”。随着印刷术在西方的普及,17世纪的欧洲开始出现将信息印刷在纸上并对外销售传播资讯的方式,被认为是现代报纸的开端。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广州迎来了近代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1833年8月1日,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该刊物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内地发行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它的创办发行,拉开了岭南大地各种报刊创办的大幕。
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报纸也在传播思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王韬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倡言变法,成为维新思想的先导;二十世纪初流行粤港的《中国日报》、《有所谓报》,宣传反清思想,为“走向共和”鼓与呼。1925年,毛泽东在广州主编《政治周报》,并发表经典名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奠定工农革命理论基础。
及至当代,报刊从广州开始掀起创新扩展的大潮。改革开放后,1980年复刊的《羊城晚报》尊重新闻规律,批评“个人崇拜”,积极倡导商品经济,令全国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刊,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开拓阅读市场,让“机关报”更少“机关味”,更具群众性。
时至今日,更多新兴的传播方式不断诞生,但报纸的生命仍然强大。一些经典的报纸版面,随着时间推移成为收藏品。它们未必有高昂的身价,但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却有着难以用价值来衡量的读报乐趣——一份份泛黄的、记录着当年信息的老报纸,唤起无数人难忘的集体回忆。
一城两馆 记录岭南报业史话
纸墨含香,一报看尽天下风云。藏身于闹市的岭南报业博物馆,正默默地诉说着一段岁月的变迁。正如馆内前言所载:“传播改变中国,岭南报业已经为此作出了异常生动的注脚。”精品报纸、珍贵文献等众多展品,力证岭南地区是中国现代报业的摇篮;洞察新事物,引领新思维,正是岭南传媒的精神内核,并成为推动中国新闻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漫步岭南报业博物馆,到访者可以浏览众多创刊于岭南地区报纸的“前世今生”,一份份上百年历史的老报纸和一张张让人回味无穷的老照片,定格当年历史,记录时代风貌。藏品涵盖的年代,从鸦片战争前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在黄埔大道中315号馆,活版字模、印刷铅版、胶印机等印刷工具述说着科技的进步;在东风东路733号馆,羊城晚报大楼奠基石、值班总编办公桌、信稿组邮箱等旧物,印证了“东风东路733号大院”和羊城晚报的历史渊源。
羊城晚报以报为媒,整合文化大家之雅作刊登并传播文化。在上世纪50-60年代,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何香凝等国家领导人曾投稿至《羊城晚报》。他们当年的手稿,如今珍藏在岭南报业博物馆中。写得一手好诗词的原广州市市长朱光及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人范长江等,也有书信真迹展示于此。
一些珍藏的文献材料,透露了当年相关领导对新闻报道的关心。在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羊城晚报编委刘逸生1965年至1966年间的工作笔记中,便记录了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对《羊城晚报》的办报指示。
《羊城晚报》在“文革”初期,曾一度被迫改名《红卫报》,馆内就展出了一份由一位普宁读者赠予的1966年10月7日的《红卫报》,可谓弥足珍贵;不久《红卫报》又被责令停刊,一份陈旧的《停刊公布》就记录了这一报业痛史。
但《羊城晚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怀念和期待。1980年《羊城晚报》复刊时,著名现代作家萧军曾致信《羊城晚报》,并赋诗一首致贺。1981年10月16日,著名武侠小说家、香港《明报》创办人金庸致信《羊城晚报》港澳海外版编辑室,同意连载他的武侠名作《碧血剑》,并肯定《羊城晚报》“风格新颖、编排精彩”“为全国晚报中销数第一”。这些名作家的信件,都作为展品展出。
在展馆内,我们还可以看到羊城晚报杰出同仁的“韬奋奖”奖杯,“中国新闻一等奖”奖杯等等。这些都记录着岭南新闻业界的不凡足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