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婉容”的一生:鸦片上瘾与侍卫生子

未知 2021-08-12 18:42

“皇后婉容”的一生:鸦片上瘾与侍卫生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溥仪在百无聊赖地翻阅一堆照片时,用铅笔在一张看着比较顺眼的照片上画了个圈,这一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决定了一位妙龄少女的一生。她就是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郭布罗·婉容。

提起这个曾经风光一时,又无比凄凉的女人,人们的评价各不相同。有人对她的选择匪夷所思、有人对她遭遇唏嘘不已、有人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还是对一位沦为封建礼制的牺牲品的、不幸女人的感慨和同情。

那么,这位生前饱尝人情冷暖,死后备受世人争议的传奇女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

孤独的衣里萨伯

婉容,字幕鸿,出生于1906年,满洲正白旗人,父亲是晚清小朝廷的内务府大臣荣源,生母和继母都是定郡王爱新觉罗·溥煦的孙女。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父亲又相对开明,所以她从小就和哥哥一起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后来还在教会学校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

待到十五六岁时,本就天生丽质的婉容,出落得更加端庄秀丽、清新脱俗,以思想前卫、才艺双全而名声在外。而且,她还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跟一位药材商的儿子谈起了自由恋爱,甚至已经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如果照这样继续下去,婉容虽然不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也绝不会像后来那么凄惨。然而,这一切都随着1922年溥仪选秀女时,画的那个圈戛然而止。而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正是她那位一向开明的父亲。

当时有传言说,荣源为了让女儿成为皇后,花费了20万两黄金。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也说明他在这件事情上确实做了很多努力。

接到小朝廷的圣旨后,婉容和继母先后哭成一团。婉容哭是不想进宫,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新的婚姻观念已经植根于意识当中,既不想接受没有任何基础的包办婚姻,又不希望跟别的女人分享一个丈夫;继母哭,是因为身为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一员,皇权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抗旨不遵。

后来,在父母、兄长和亲人们的百般劝说下,婉容最终还是顺从了幼年接受的传统教育,怀着不甘、矛盾、复杂的心情进入紫禁城,成了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在婉容和溥仪大婚后的第二天,京城的报纸上赫然出现了一条夺人眼球的消息。大致意思是,婉容对同时册封的淑妃纹绣十分不满,大婚当晚跟溥仪发生了争执,“竟一怒之下实施闭关主义,拒宣统无得入闺房。”

这条消息非常有趣,但却只说对了一半,那就是大婚当晚溥仪确实没有跟婉容同房,而是像婚前一样,独自在养心殿里过了一夜。至于原因,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说得非常明白,他早已被长期处于饥渴状态的宫女们榨得不堪重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即使再怎么激动也是力不从心。

所以后来纹绣跟溥仪离婚时,向法庭递交的申请书上,就赫然写有“侍帝九年,未曾一幸”八个字。

可能在纹绣看来,在这三个人组成的婚姻当中,只有溥仪跟婉容才是真正的夫妻。因为他们虽然也很少亲热,但最起码有过,自己九年来却没有得到过一次温存。殊不知,婉容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遭的罪比纹绣还大。

婉容的贴身太监孙耀庭,在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中说,溥仪的身体缺陷,当时在宫里已经不是秘密,只是碍于他的皇帝身份,没人敢说。大婚之后,溥仪为了遮人耳目,偶尔和婉容毫不避讳地亲热,其实只是在演戏而已,众人心照不宣。

这也就难怪,婉容进宫后不久,就在精神和身体上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以至于溥仪教他吸食鸦片来缓解不适。试想,只添干柴不加水,再好的铁锅又能撑得了多久呢?不出问题才怪。

不过,婉容和溥仪在长期地相处中,倒也并非一无所获。

根据《清宫档案》中现存的资料表明,溥仪和婉容都受到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在精神世界里能找到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两人日常除了在一起骑车、打球、聊天之外,还经常制造一下小浪漫,相互间传递英语书信。

有趣的是,溥仪在信中给自己起的英文名字叫“亨利”,而婉容在起名时,故意避开“伊丽莎白”的惯用发音,硬是给自己起了个别样的名字——“衣里萨伯”。

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可能只是一时心血来潮,起了一个个性点的名字,毕竟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会有什么坏心眼呢?

凄凉的伪满皇后

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对一个健全的女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缺憾。但这样的缺憾,在婉容的一生当中,仅仅只是一道开胃小菜。

婉容遭受溥仪的冷暴力,从表面上看,源自1931年的“刀妃革命”,即纹绣和溥仪的离婚风波。实际上,是源自婉容和溥仪在政治路线上产生的分歧。

当时的亲历者,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在《国舅·驸马·学者》一书中说,溥仪决定和日本人合作,妄想利用关东军的势力复辟的时候,婉容和纹绣当即表示极力反对,三人因此还大吵了一架,最终不欢而散。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一向文弱的纹绣,会在事后做出那么极端的反应。

溥仪将离婚风波的责任全部推到婉容身上,是因为纹绣提出离婚时,婉容没有出面劝阻。殊不知,婉容当时也想到了离婚,只不过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劝阻,无奈之下选择了沉默和隐忍。

后来溥仪秘密到达东北后,担心留在天津的婉容再闹出事端,特意命川岛芳子和婉容的哥哥郭布罗·润良带着手谕,连哄带骗地把她请到东北。然而,就在一行人前往东北途中,润良为了一己之私,默许一位日本军官对婉容实施了侵犯。

这件事对婉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是她走向精神崩溃的开始。

婉容在遭受了莫大的耻辱之后,还心存一丝幻想,天真地以为见到丈夫能够得到些许安慰。却没想到,溥仪已经成了日本人的傀儡,而她的处境却连傀儡都不如。

在伪满皇宫的日子里,婉容继续顶着皇后的虚名,遭受着溥仪的冷遇,看不到所谓的夫妻情分。而最让她伤心的是,自己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不仅全方位地被日本人监控和控制,就连溥仪也在她身边安插了眼线。

为了改变这一切,婉容谋划过逃跑,却屡次以失败告终;也曾尝试过自杀,但又被父亲从死亡边缘强拉回来。她在这种生不如死、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中彻底崩溃,借助香烟和鸦片来逃避痛苦。

根据《满宫残照记》中的记载,从1935年开始,婉容平均每天要吸食84支香烟和2两鸦片,而且这种疯狂的自残行为,一直持续了十年之久。

由于长期受到香烟、鸦片和营养不良的摧残,婉容在后来的日子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出现了视力锐减、牙齿腐烂、精神失常、脊柱变形、双腿机能退化、大小便失禁等严重不良反应,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痴痴呆呆的行尸走肉。

值得注意的是,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说,1932年到1935年之间,发生了婉容先后出轨侍卫祁继忠、李体育等人的丑闻,而且婉容还诞下了一个女婴,被扔进锅炉里烧死。

不过,在溥仪的贴身太监李国雄的自传《随侍溥仪三十三年》、溥仪的侄子毓嶦的《回忆录》等材料中,也都记录了这件事,但是说法却略有不同。

所以婉容究竟有没有出轨,或者是“自愿”还是“被侵犯”,亦或是其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至今在史学界仍是争议不断,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最后的人间真情

1945年,苏联红军入境东北,溥仪带着伪满皇宫的主要人员,在日本人的协助下乘坐火车仓皇出逃。当一行人跑到临江县大栗子沟的时候,溥仪听从日本人的建议,留下了婉容在内的一众亲贵,只挑选了几个心腹乘坐飞机逃跑。而在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当时的婉容已经神志不清,甚至连溥仪站在面前都认不出来,却唯独能认出弟弟润麒。

润麒护着溥仪逃走时,婉容在身后撕心裂肺地喊着弟弟的名字,却没有得到弟弟的任何回应,这悲凉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而这一幕也成了困扰润麒一生的梦魇,他在新中国获得新生后,每每提起这件事都涕泪横流、懊悔不已。

俗话说: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即使婉容被命运践踏、被丈夫抛弃、被亲人遗忘。但在人生的最后一程,却让她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人间真情的存在。

根据福贵人李玉琴的《回忆录》说,溥仪带着心腹逃走后,剩下的人全部被东北民主联军抓获。但奇怪的是,联军的同志对这些伪满俘虏并没有恶意,在对被俘人员进行身份甄别后,一一遣散回家。

在此期间,李玉琴和溥杰的日本妻子嵯峨浩,尽心尽力地轮流照顾着婉容的生活起居。李玉琴被遣散回家后,嵯峨浩在照顾女儿的同时,担起了照顾婉容的重任。

而在嵯峨浩的自传《流浪的王妃》中,还记录了她和婉容被送进延吉监狱期间,得到了一位李姓狱警的格外照顾。后来她的身份甄别完成,按照要求也被遣散,从此失去了婉容的消息。

不过,有件事李玉琴和嵯峨浩一直都不了解真相。

本世纪初,有学者在《中共长春党史人物传》中发现了一条关键信息。1945年日本投降,民主联军向东北挺进时,接到延安的最高指示,除了溥仪等伪满主要成员外,对爱新觉罗家族成员要“妥善保护”。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这批人是俘虏,其实是受到了联军的保护。

婉容和嵯峨浩在延吉监狱期间,实际上是受到了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时任延吉县公安局社会科科长李延田、司法科科员李延侠两兄弟的暗中照顾和保护。而嵯峨浩口中的所谓李姓狱警,正是李延侠。

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的局势还不太稳定,担任特殊工作的同志,身份不能暴露;二是因为当地人对伪满政府深恶痛疾,暗中保护,掩人耳目,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李家兄弟鉴于婉容的身体状况和烟瘾,特意给她安排了单间,并随时给嵯峨浩提供照顾婉容的便利。此外,两兄弟还将缴获的鸦片,交给卫生科的同志熬成水,偷偷带给婉容,尽量减轻她的痛苦。

嵯峨浩离开监狱后,李家兄弟还专门找了一位可靠的女犯,专门负责婉容的饮食起居和日常洗漱。偶尔他们还会自掏腰包,从外面的饭店炒个小菜带给婉容吃。他们所做的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更多的是对一个不幸女人的同情。

1946年6月20日凌晨,遭受病痛和毒瘾折磨的婉容,在一片呕吐物和排泄物中失去了生命体征。李家兄弟先是按照平时的处理方法,命犯人用草席将其裹住,扔到了监狱外面的臭水沟边。随后李家兄弟又用旧床板做了一口棺木,秘密将她埋在了离监狱不远的“东山脚下”。

小结

“可怜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用这句流传千年的名句,来形容婉容的一生,应该是恰如其分,再合适不过了。她的悲剧命运,就是从步入皇宫、成了溥仪的玩物那一刻开始,逐步沦陷为一个时代的牺牲品。

不过,从她的人生经历来看,原本有抗争的机会,但却因为家人的阻挠,最终选择了顺服。从这一点上说,她的悲剧命运,似乎跟自己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她在进宫之前能够坚持一下,亦或是在纹绣闹离婚的时候也坚定地跟着添把火,是不是会改变人生的轨迹呢?你对此怎么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