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藏家孙瀛洲的故事

未知 2022-07-07 14:26

大保藏家孙瀛洲的故事 

 

孙瀛洲先生中年时期

这个人便是孙瀛洲。

为故宫捐赠做出最顶尖贡献的有两位:

一位是捐书画的张伯驹,一位则是捐瓷器的孙瀛洲。

孙瀛洲(1893~1966),河北冀县人,我国文博界出色前驱之一,著名的古陶瓷保藏家、判定家。

孙瀛洲的人生轨迹就像一个传奇。

他14岁时为糊口到北京一家具店当伙计。随后,他又到其时的“同春永”、“宝聚斋”等古玩铺子当学徒,学徒期满下一任收买、司账。

他聪明好学,又吃苦耐劳,跟着老先生学习了不少古玩鉴赏知识,又精心学习经商买卖。

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和积累之后,孙瀛洲总算在北京东四南大街创办了自己的古玩铺子 ——“敦华斋”,以经营、判定、保藏、研讨明清瓷器为业。

 

孙瀛洲捐赠的犀角杯

敦华斋在孙瀛洲的经营下,没过几年就成为了京城一带数一数二的古玩铺子,每天上门赏玩、购物者不计其数,生意火爆。

据孙瀛洲的儿子孙洪琪回想,其时敦华斋里光学徒工就有20多人,每个月进出的古玩多达几万件。盈余所得的银元、金条每月都要用木箱子抬去存银行,孙家成为了银行的大户头。

 

虽然坐拥千万家财,但孙瀛洲却一向保持着勤俭节约的风格。平日一身素衣,家人也是如此,连女儿冬天戴的手套都是妻子用袜筒改的。

孙家一日三餐极其简略,他还规定全家人一个星期只能吃一次肉,而且每次都舍不得吃1块钱的(半斤),只吃2两,还必须切得细细的,这样可以多夹几筷子。

他自己很少在外面下馆子吃饭,出门办事也只在摊子上随意吃碗面填肚子。过新年,自己动手给孩子们做糖葫芦吃。

 

1块钱的猪肉舍不得吃,价值几十根金条的文物他却舍得买。一次,孙瀛洲看上了一对明朝成化年间的三秋杯,这种杯子极其稀疏珍贵,孙瀛洲当即以40根金条买下回收家中。这40根金条依照其时的购买力,能够在北京买下2套高级四合院。

这对高仅两寸,胎釉薄如蝉翼,杯身以秋菊、蝶、草组成画面,表现出秋天的景色的“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如今已经成为故宫镇馆之宝之一。

此杯身世非凡,相传是明成化皇帝非常宠爱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为讨她欢心,命景德镇工匠特制的御用酒杯,到明嘉靖时已属珍品。据孙家后人泄漏,视宝如命的孙瀛洲当年不吝用40根金条买下后,就一向珍藏家中秘不示人,连家里人都不给瞧,直到捐给故宫的前一天……

 

明成化款斗彩三秋杯

又有一次,孙瀛洲在一古玩摊上淘得一个宋代龙泉窑青釉瓶。摊主是位识货人,死活要黄金20两,孙瀛洲最后以15两成交买下。这样的事情,还发生过不少,每次,孙瀛洲都毫不吝惜自己的钱,只需看得上眼,就一定会买下。

 

哥窑青釉弦纹瓶

作为北京著名的古陶瓷经营者,孙瀛洲经常亲自到各地寻访收买,由于为人诚笃、和顺、给价公正,行里人都愿意与他打交道。因而,孙瀛洲凭借好分缘收了不少高质量的陶瓷精品,从晋唐名瓷,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到明清瓷器,包罗万象,自成系列。

 

“汉保塞乌桓率众长”驼钮铜印

孙瀛洲是一位文物痴,文物古玩便是他的生命。

孙嬴洲的子女曾说过,觉得父亲好像就因为文物才来到这个世界,全身心投入到文物傍边。对经手的文物,他必定仔细观察、记录,进行比较研讨,尤其是对明清瓷器更是深化研讨,甚至为深化研讨明清瓷器制造工艺,弄清判定真、赝的规律,曾多次到景德镇仿烧明清瓷器。

 

明洪武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因为明清时期的墓葬出土瓷器很少,带纪年的更少;造型又不像唐宋及更前期的瓷器那样有相对固定的规范;加上各个朝代的年限不长,瓷器的种类又繁杂,连续性又较强,因而明清瓷器的判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精确的断代是非常困难的。

孙瀛洲以明清带年款的官窑瓷器作为规范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排比出来,通过研讨概括,将这些“鉴证”说到理论化的高工再用以辅导判定实践,为明清瓷器的科学判定奠定了基础。因而他成为我国选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讨的第一人,使明清瓷器的判定从模糊走向清晰。

 

明洪武 青花折枝花卉纹折沿盘

除了舍得买,孙瀛洲还舍得捐。

抗战期间,孙瀛洲积极援助抗日,出资购买了很多枪支、弹药、大炮等送上抗日前哨,先后为援助抗日花去了数十万银元。1950年,为支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孙瀛洲将店中古玩瓷器拿出来义卖,卖得钱款上百万元全数捐给了国家。此外,他还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派去了大西北,援助边远地方建设。

 

文物作业者在故宫清点古玩时的照片

1956年,孙瀛洲响应“援助国家建设,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号召,将近3000件古玩悉数无偿捐给了国家。其时为了搬运这些文物,故宫博物院出动了10几位专家到孙家清点了1个多月,前后动用了20多辆货车。这些捐赠的古玩包含:宋元明清瓷器2375件,犀牛角杯子32件,瓷器材料497件。

1957年头,孙瀛洲又捐出了清朝康熙、乾隆瓷器10件;1964年,又捐出瓷器64件,瓷器材料9件,共计2987件。这是有档案可查的数据,再加上一些小件文物数量多达3000余件。

 

 

唐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从文物类别上看,孙瀛洲先生捐赠的这批文物也十分丰富,除陶瓷外,还有犀角、漆器、珐琅、雕塑、佛像、家具、料器、墨、砚、竹木牙骨、青铜、印玺等多个类别。其中有25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入故宫永久珍藏。当然,最珍贵、最多的还当属宋元明清瓷器,其中就包含花了15两黄金的宋代龙泉窑青釉瓶,40根金条的明代成化三秋杯。

孙瀛洲的爱国惊世之举,为一般保藏家望尘莫及,他也因而获得了国家的奖赏。北京市曾将他于1923年开设的“敦华斋”招牌高悬于琉璃厂文化街,以老字号名店昭示后人。

 

孙瀛洲在故宫的作业证

之后,故宫博物院将孙瀛洲聘为研讨员到故宫作业。聘到故宫博物院后,孙瀛洲竭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曾带领故宫博物院陶瓷专业人员做了很多整理、判定及收买作业。他将自己的判定经历加以总结、宣布,撰写了很多精辟的阐述文物判定与辨伪的论文,至今对古陶瓷判定和研讨具有重要的辅导意义。

 

宋 官窑葵瓣洗

想想孙瀛洲在世时的“风光”,再比照他去世后的苍凉,不禁让人想起张伯驹先生,两人都是保藏大家,倾尽家财看护国宝,无私奉献捐给国家,最终却都落得个惨痛的结局。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碗

 

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龙纹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