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德国人的死让康熙从此热爱科学?

未知 2019-08-26 10:56
这个德国人的死让康熙从此热爱科学?

对清朝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康熙是一位非常喜欢自然科学的皇帝。他在日理万机之余,热心求教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向他们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他所学习的内容,从天文、历法,到数学、医学,乃至于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等,涉及多个领域。曾经在康熙身边讲授过多年科学的法国传教士巴多明(他也是法兰西皇家科学院的院士)这样评价康熙:“他对自己的知识不加任何限制,亚洲所有君主中从未有任何人像他这样热爱科学和艺术。”正是康熙对西方科学的这种热爱,发端自晚明的“西学东渐”运动在康熙朝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虽然这个高潮随着康熙的去世戛然而止,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但客观地说,康熙还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努力,也培养了一些科技人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

这个德国人的死让康熙从此热爱科学?这起冤案究竟是谁制造的

 

(康熙朝修订的大型数学书籍——《数理精蕴》,这是康熙朝科学研究成果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德国人的死让康熙从此热爱科学?这起冤案究竟是谁制造的

 

【影视剧中的康熙皇帝】

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却有一种说法,认为康熙热爱科学不过是“为了向汉族大臣炫耀自己的学识”,“以打击汉族大臣的文化优越感”,所以康熙学习西学“对中国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事情”。那么,真相是不是这样呢?康熙到底为何那么爱科学呢?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晚年的时候,曾和身边的重臣谈起过自己当初开始学习西学的动机。他说:“尔等唯知朕算术之精,却不知我学算之故。朕幼时,钦天监汉官与西洋人不睦,互相参劾,几至大辟。杨光先、汤若望于午门外九卿前当面睹测日影,奈九卿中无一知其法者。朕思己不能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这段话说明,康熙最初开始学习科学的动机,并不是为了什么“炫耀”,也不是为了“消遣”,而是因为一件发生在康熙初年的轰动朝野的案件——康熙历狱。

这个德国人的死让康熙从此热爱科学?这起冤案究竟是谁制造的

 

(清朝颁布的《时宪历》,是汤若望按照西方历算方法制定的历书)

康熙五年(1666年),一个叫杨光先的儒生给清廷上书,攻击时任钦天监监正(国家天文台台长)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说他按西方天文历法制定的《时宪历》存在重大谬误。当时掌权的是辅政四大臣,他们都是战功赫赫的武将出身,但是对天文历法都一窍不通。为了验证杨光先和汤若望哪个的历法准确,四大臣曾经组织在午门外进行了一次实地勘测,但是结果却是一地鸡毛——因为在场的四大臣连同六部九卿官员都很缺乏天文历法知识,根本无法判定谁的测算准确。最后四大臣出于对汤若望和基督教的敌视,把汤若望判为死刑,造成了清朝初年的一次著名的冤狱。

这个德国人的死让康熙从此热爱科学?这起冤案究竟是谁制造的

 

(汤若望与他的学生南怀仁,他们是清初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代表人物)

少年康熙当时也知道这起案子,他对汤若望是有同情的,但是他当时也不了解天文历算的知识,无法搞清楚杨光先攻击汤若望的罪名是不是属实。于是少年玄烨开始自学天文历算知识,以待将来验证是非。等到扳倒鳌拜,开始亲政之后,康熙即下令,让汤若望的学生,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和杨光先的学生吴明煊采用各自的计算方法再次进行实地测算。结果,“南怀仁所言悉应,吴明烜所言悉不应,问监正马祜,监副宜塔喇、胡振钺、李光显,皆言南怀仁历法上合天象。”至此,康熙终于用科学实证的方法辩清了这桩公案的是非。汤若望终于得以平反昭雪,从此清朝开始坚定不疑地采用《时宪历》,一直到灭亡为止。

这个德国人的死让康熙从此热爱科学?这起冤案究竟是谁制造的

 

(北京建国门的古观象台遗址,上面的天文仪器大多是康熙朝的西方传教士所制,康熙曾多次亲自用这些仪器观测星空)

自此以后,康熙明白了科学实证的重要性。他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并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不断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当中,以检验这些知识是否正确。曾给康熙讲授数学的法国传教士洪若翰描述说:“他并没有把所学的东西停留在思辨上,而是将其付诸实践”,“他有时用几何方法测量距离,山的高度、河流与池塘的宽度。他自己定位,对仪器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整并精确地计算。”在治理黄河的工程中,康熙就曾经亲自使用仪器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并将所获数据用于施工。这种皇帝亲自使用科学实证方法实地指导治河工程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的。

这个德国人的死让康熙从此热爱科学?这起冤案究竟是谁制造的

 

(康熙二十年宫廷制造的铜镀金简平仪,它是康熙学习天文的一种教具)

正是因为这种科学实证精神,康熙认识到了西方人在科学方面远超中国,所以才以中国的封建帝王之尊,而能对西方不存偏见、不妄自尊大,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是,康熙不知道,他对西方科学的热爱,数百年后却变成了某些人口中的“为了向汉族大臣炫耀”,“为了打击汉族大臣的文化优越感”。这到底该说是康熙的悲哀,还是某种文化偏见的悲哀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