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奇闻|身穿苏军制服的德国特工

未知 2019-04-19 18:18
战地奇闻|身穿苏军制服的德国特工


身着敌军制服,深入敌后执行秘密任务,用消声手枪、匕首于无声处结果对手,最后在一片爆炸中绝境逃生……这样的画面或许出现在了无数“神剧”与虚拟游戏当中。但在二战时期,德军的确组织过很多特殊任务部队,穿着敌人军装、驾驶敌军战车进行侦查、破坏、渗透行动,并取得了不少战果。这些事迹中的大多数早已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但有一部分却罕见地被记载了下来。这次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支鲜为人知的德军部队:“美洲豹”装甲分队。

一.成立

早在1939年,德国军事谍报局就成立了著名的勃兰登堡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的成员大多是生活在国外的德意志族人,熟练掌握一门甚至数门外语,经过特训后身着敌军军服进行渗透作战。在闪击西欧以及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中,勃兰登堡部队都投入了战斗,并发挥了一定作用。比如,在南方集团军群向利索夫进军之时,一些操着熟练俄语、驾驶着嘎斯卡车的勃兰登堡成员甚至深入苏军战线上百公里,在敌后制造了大量混乱。

渗透作战的成功引起了国防军方面的注意——在此之前,一些以普鲁士武德正统自居的老官僚对身穿敌军制服搞破坏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一种“下作的行动”。不过仗都打到世界大战的份上了,这样无聊的教条实在不值一提。国防军下属的东线情报处在1942年开始筹备属于自己的勃兰登堡部队。

 

东线情报处的掌门人是著名的莱茵哈德·盖伦上校。此君以头脑灵光、敢想敢干著称,战后还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混到了一起,成为西德情报机构的头子,继续和老对手俄国人作对。虽然后世历史研究者对盖伦在回忆录中的自吹自擂很不以为然(诸如‘准确判定红军在1942年的兵力和进攻方向’之类的奇谈),但其还是对东线的军事情报收集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的。

盖伦版的勃兰登堡部队被称为“前线侦察连”(德语Frontaufkl·rungskompanie,简称FAK),这些部队一般拥有上百官兵,兵源构成更是个大杂烩:前军事谍报局骨干、空降兵青年军官、东欧德意志族热血青年和冒险家、前线侦察兵老手,甚至还有叛变的红军战俘(即所谓俄国志愿人员)……这些三教九流之人和他们的上司一样“胆大包天”,拿着缴获的俄国武器穿越战线执行侦查破坏任务。1942年初,东线每个集团军群都配属了1-2个“前线侦察连”。

第213侦察连一直在东线南部地区活动,甚至在1943-1944年苏军发起全面反攻后的逆境中仍表现活跃。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出生在乌克兰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德意志族人潘科夫中尉。潘科夫的父亲是一个到俄国讨生活的德国建筑师,母亲则是地地道道的乌克兰人,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通晓乌克兰语和俄语。30年代,潘科夫的家庭搬回了德国,少年时代的他被狂热的纳粹种族主义所洗脑,并在1940年自己19岁生日时加入了勃兰登堡部队。他感到,自己迟早有一天会以征服者的姿态打回富饶辽阔的乌克兰大地,并将在这场战争中载誉而归。

因为自己曾在“赤色国度”的生活经历和身上一半的俄国血统,潘科夫这类人很难在国防军和党卫军中谋得一席之地,更别提升迁了。而在勃兰登堡部队中,这位满怀壮志的青年则成了香饽饽。在陌生的敌国进行渗透任务,光穿着对手的军服,会说一些外语是不够的,还必须通晓敌人的语言、生活习惯才能不露出马脚。这些东西通过特训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必须要在当地浸染多年,潜移默化地自然形成。这也是潘科夫的最大优势。“我们的俄国佬!”一位勃兰登堡部队的指挥官这样称呼潘科夫。当然,这样的外号是善意的,在特殊部队中,具备自己的独特价值是最大的立足之道,没人在乎你的出身。

二.  冒险家

侵苏战争爆发后,潘科夫如愿以偿地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他所在的小分队在巴巴罗萨行动时于北方集团军群作战区域内执行任务。勃兰登堡成员在敌后秘密地活动着,不仅干掉了多个苏军指挥部,还协助装甲部队夺取了数座桥梁。潘科夫在渗透战中用刺刀和消音手枪干掉了几个盘问的苏联NKVD(内务人民委员部)军官,表现抢眼,在1941年7月荣膺二级铁十字勋章。11月,他被国防军相中,调入北方集团军群直属的第212侦察连,并随队在后来的列宁格勒围城战中再立新功。1943年夏,他被调入在东线南部地区的第203侦察连,不过老本行还是没变——潘科夫早已成为深谙敌后渗透作战精髓的“老司机”。1944年1月,因为在行动中摧毁了一个苏军团级指挥部,击毙多名敌方军官,潘科夫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

刚刚走下授勋台,这位志得意满的年轻军官又收获了一个喜讯:他将担任刚刚组建的第213侦察连指挥官。在许可的范围内,他可以从其他部队抽调老兵,后勤部门还将为他配齐需要的苏制装备。虽然战局已经愈发惨淡,但潘科夫相信自己的小分队可以力挽狂澜。

 

1944年3月,第213侦察连很快就立下了战功:几十名士兵在俄国志愿者的配合下深入敌后,成功打通了乌曼到文尼察的公路,保障了大部队的前进。当上级询问潘科夫,他希望得到什么奖赏时,他不假思索地提出:“我希望得到一支装甲部队!”

1944年秋,第213侦察连终于组建了一支代号为美洲豹的装甲分队。这个分队主要装备缴获的苏制T34坦克。这种坦克遍布东线的每个角落,获得备件维持使用毫无问题。俄国战车一向以简单著称,掌握操纵也不是难事,最大的改造就是用德国电台换掉了蹩脚的俄国货。车组乘员有三个来源:经过坦克特训的老侦察兵、从装甲部队挖墙脚过来的一些专业乘员,以及若干愿意服务的俄国志愿者。很多俄国战俘之所以在战争后期还愿意为德军卖命,是因为他们害怕被自己人清算——斯大林曾说过,红军没有战俘,只有懦夫、胆小鬼和叛徒。事实也的确如此,很多在战俘营中饱受折磨的战俘,刚刚被苏军“解放”,很快又被塞入列车扔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去了。

三.别说德语!

1944年12月,美洲豹装甲分队迎来了首战。第213侦察连被派往匈牙利布达佩斯地区,配合第1装甲师,共同抵挡苏军怒涛般的进攻。当月22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第4集团军下属的近卫步兵第41师在自行火炮的配合下杀向瓦拉帕塔——塞克什白堡铁路线。早上6点,刚刚发起冲锋几个小时的俄国人就已经切入德军防御纵深地区,兵临第108高地-乌尔希达神庙-第179高地-第191高地一线。如果这里再失守,那么当地德军的防线就彻底崩溃了。

 

为商讨退敌良策,第1装甲师师长胡佩特少将召集手下军官和友军代表开了一次作战会议。在会上,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潘科夫信心满满地宣称,自己和手下的精英们可以来一次特种作战,渗透到苏军阵地后方搞破坏,从而缓解高地守军的压力,甚至一举扭转战局。焦头烂额的胡佩特当即同意了这个计划,并祝“我们的俄国佬”马到成功。

潘科夫从自己的手下中抽出精干人员组成了一个特别小分队,拥有3辆“大脑袋瓜”T34\85坦克。为了迷惑敌人,这些缴获的坦克一直保留着苏军绿色油漆和战术编号。T-34相对于德国坦克虽然结构粗糙,但续航能力特别强,适合缺乏补给的敌后作战。小分队一共有37名士兵,其中包括12名德国人,18名俄国志愿者和7名匈牙利人。除了正规的苏式轻武器,他们还装备了用于暗杀的消音手枪、特制匕首,以及威力巨大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3辆T34坦克被命名为“多拉”、“古斯塔夫”和“保拉”。为了避免友军战机的误伤、协调空地作战行动,第9空军联络中队派来了一名中尉随队出击——他将搭乘”多拉“号坦克,并通过特制电台与第1航空军的战斗轰炸机取得直接联络。在相关区域作战的德国飞行员接到命令,在没有与“多拉”取得联络的情况下,禁止对地面坦克进行攻击。多拉号还可以通过大功率电台把侦查到的敌军情报传回后方阵地。另外,小分队通过红、黄、绿相间的信号旗以及信号弹与地面部队进行目视识别和协同。

这位不知名的空军中尉还闹出了一个笑话。他对特殊侦查部队的使命和性质一无所知,当他走入潘科夫们的营地后差点吓尿:一大群背着波波莎冲锋枪、穿着褐色棉袄的“俄国兵”正在谈笑风生,一名美洲豹成员还恶作剧似地拿手枪对准他,中尉立即颤抖地举起了双手,并用蹩脚的俄文喊着“饶我一命”……

潘科夫自己亲自坐镇“保拉”号T34。12月23日凌晨4点,潘科夫发出标志着行动开始的”野猪!”暗号,三辆T34随即发动,剩余士兵则模仿苏军,攀附在坦克上投入战斗。“古斯塔夫”号的车长在无线电中吼道:“PANZER VOR!”(装甲兵,前进!),而潘科夫却幽幽地补充道:“别说德语……”

四.108高地

在黑暗的掩护下,潘科夫小分队利用两军交战的混乱很轻松地穿越了战线,混入苏军后方区域。但好景不长,才过了一个多钟头,“保拉”号和“古斯塔夫”号的履带都发生了断裂,瘫痪在一个名叫索包德包詹(Falubatty)的小村外。潘科夫随即命令步兵到四周警戒,而匈牙利人则装扮成平民到更远的地方进行侦查。

身穿苏联军装的德军特种部队
身穿苏联军装的德军特种部队

 

在黑暗中,暗哨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他们入戏倒是很快,立即用俄语质问道:“哪个部队的?停下脚步,要不我就开枪了!”几个莽撞的苏联兵急忙回应:“别开枪!自己人!”来者是近卫步兵第41师第122团3营的通讯兵,称自己被营长派出寻找担任支援任务的坦克部队——他们或许迷了路,现在都还没到位,进攻已经快要开始了。潘科夫心中暗喜,立即把他们领到了瘫痪的T-34前,称自己就是支援分队的指挥官,但现在有两辆坦克发生故障动不了了,希望步兵兄弟能给点帮助。他还顺带套出了附近苏军的大概部署:122团3营的营部就在旁边的村子里,那还有一个弹药库。相当数量的反坦克炮也完成了布置……为了让戏演得更真,他当着俄国人的面让坦克把大炮对准了德军方向,并装腔作势地搞了番战前鼓动。

在支开通讯兵后,潘科夫立即派出多路人马对附近村落进行详细侦查,确认了苏军反坦克炮、弹药库与营部的具体位置。一个钟头后,苏军营长带着10多名士兵出现在了潘科夫眼前,不过这位渗透老手也是坐怀不乱,和苏军军官攀谈了起来。营长询问坦克什么时候修好,进攻马上就要打响了,对面德军阵地的防御很坚固,必须要有战车助阵。而潘科夫则推说还需要时间,故障有些棘手。

苏军营长命令随行的士兵帮忙修车,随后就与副手一起离开了。俄国志愿者和苏军士兵周旋了一番,让他们帮着做了不少体力活,修好了“古斯塔夫”号,但“保拉”的变速箱又出了故障,一时半会儿是修不好了。潘科夫害怕再耽误下去会被看出端倪,就让手下拿着匕首和消音手枪结果了那群苏军士兵,尸体藏到了附近的弹坑里。这时,一架德军的HS129攻击机突然出现,还对着小分队扫射了一番。好在空军联络员及时与飞行员取得了联系,避免了进一步的误击。

倒霉的事情还没结束:德军的炮击开始了,很多炮弹就落到了小分队附近。为了避免被自己人的炮弹炸死,潘科夫让两名俄国志愿者换回德军制服,和已经冲到乌尔希达神庙附近的德国装甲部队取得接触。潘科夫的如意算盘是与德军前锋部队来个里应外合,共同消灭当面的苏军。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德军坦克指挥员以缺乏步兵掩护为由,推迟发动进攻。美洲豹小分队只能靠自己了。

潘科夫决定险中求胜,他向前来询问情况的苏军表示,坦克已经可以投入战斗,他们将跟在步兵后面“消灭法西斯分子”。大喜过望的苏军营长立即下令发起新一轮的进攻。迫击炮和反坦克炮对准德军阵地猛轰了一阵,大群的苏军随即在凄厉的哨音中高呼“乌拉”,以密集的队形涌向敌人阵地——这次冲锋在“友军坦克”的助阵下看来是势在必得。108高地上残存的德国士兵感到无法撑到与援军会合的时候了,纷纷给步枪插上刺刀,拧开手榴弹后盖,准备来个鱼死网破……这时,潘科夫下令:“开火!”

“古斯塔夫”号和“多拉”号打出的高爆榴弹瞬间在苏军冲锋队列中炸开,成群士兵被镰刀般的弹片荡平,就连瘫痪的“保拉”号也利用主炮从远距离猛轰。德军小分队手中的迫击炮、机枪、冲锋枪更是火力全开,暴风雨似的子弹从后方给予敌人猝然一击。苏军的进攻陷入到了歇斯底里的混乱中,很多俄国兵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丢了性命……苏军指挥官在电台中直接用明语绝望地吼叫着:“误击!混蛋!是谁在打自己人……”见此情况,先前还推脱称“缺乏掩护”的德军坦克也积极行动了起来,几辆虎王式快速前出到射击阵位,利用超远射程的重炮加入到了对苏军部队的蹂躏当中。

苏军驻扎的村庄此刻也是一片混乱。潘科夫跳下瘫痪的“保拉”号T34,提着波波莎冲锋枪,亲自带着6名士兵向近卫122团3营的营部摸去。在枪炮声中,身穿苏军制服的他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潘科夫一行先是往院子里扔了数枚手榴弹,然后乘着爆炸的震撼鱼贯而入,用冲锋枪向着一切还在动弹的目标猛烈扫射……俄国营长和其他指挥官就这样被打成了马蜂窝……

潘科夫随后与“古斯塔夫”号、“多拉”号汇合,在坦克的带领下,小分队再次利用交战的混乱全身而退,与德军前锋成功回合。潘科夫立即向第1装甲师高层汇报了侦查成果,并敦促用炮兵对已经查明的苏军反坦克炮阵地进行覆盖,但这个计划却因为缺乏炮弹而搁浅。不过到中午时分,德军针对108高地一线的苏军还是发起了反攻,两辆虎王重型坦克在美洲豹分队的配合下,压向了近卫步兵122团驻扎的村庄。潘科夫的手下向虎王坦克指明了一个又一个苏军目标:很多隐蔽良好的反坦克炮就这样被高爆弹炸上了天,俄国人的物资储存点和补给车队也未能幸免……一名德国坦克兵回忆道:“我们的炮弹引爆了俄国人的油料库,火光冲天,伊万们四散奔逃……一队的美国制造的卡车如同被打靶的鸭子一样被轰成碎片,很多火炮都没能从车上解下……”虎王的长管88炮可以在远距离进行精确狙击,而苏军的ZIS3火炮却根本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经此一战,108高地的危机基本解除,苏军的进攻步伐被严重打乱。近卫第122团3营的步兵遭遇严重损失,助战的反坦克炮兵第44旅更是遭遇灭顶之灾。可以认为,潘科夫的小分队半天的渗透作战的确起到了以小博大、改善战场局势的作用。

五.  最后时刻

当1945年来临之时,第三帝国已经成为了一具千疮百孔的腐朽驱干,离覆灭只有一步之遥。不过潘科夫和他的侦查部队却仍旧表现抢眼。在完成了之前那次成功的首秀之后,美洲豹们决定再接再厉。

1945年初,德军旨在解布达佩斯之围的康拉德3号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双方仍在匈牙利继续着你死我活的拉锯战。2月7日,潘科夫伪装成一名苏军上尉,带领4名同样乔装的侦查兵深入到塞克什白堡南部苏军阵地后方进行侦查破坏活动,以配合SS第5维京装甲师的作战。他们摸清了当面苏军大部分反坦克炮的位置,还切断电话线,并在后方公路装模作样地指挥交通,向奔赴前线的苏军增援部队下达错误的命令,造成一片混乱。在试图返回德军阵地时,他们意外遭遇了大片沼泽地。潘科夫十分冷静,命令部下藏在此地不要走动,自己去去就来。他跑到附近的苏军阵地,谎称自己是要穿越战线执行渗透任务的侦察兵,要求工兵在沼泽上弄一座可以通过的便桥。结果一群苏军工兵就这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敌人工作了几个钟头。在临走时,潘科夫还煞有其事地对工兵连长说:“谢谢您,我的同志,任务完成后我一定会为您申请勋章的!”淳朴的俄国兵纷纷向潘科夫的小分队挥手道别,在一片俄语“上帝保佑”、“一路平安”的祝愿声中,潘科夫们全身而退。1个小时后,根据潘科夫侦查到的情报,维京师炮兵对苏军阵地进行了精确的炮击,摧毁了数十个反坦克和机枪火力点。随后,大群党卫军志愿掷弹兵发起猛攻,成功夺回了巴拉顿湖和维伦采湖之间的玛格丽特防线一段。在激战中,德军不仅击溃了苏军的步兵,还摧毁了10多辆T34坦克。如果没有潘科夫的侦查和破坏,这样的突破根本无从谈起。

2月13日,第1装甲师对彻斯地区的苏军发起反攻。潘科夫再次伪装成苏军军官,带领12名俄国志愿者,谎称自己是被打散的前线部队,混入苏军防线后方。他们侦查了苏军的布防情况,还剪断电话线、乱摆路标、袭击苏军后勤基地和指挥部。在德军首轮进攻失利后,潘科夫带领着1辆T34坦克和多名侦察兵又瞒天过海了一番,在敌后呆了整整6个小时。潘科夫在战斗中展现了自己的强大心理素质:坦克被一片未知雷区困住了,潘科夫与附近的苏军士兵毫无顾忌地谈笑风生,还吃了一顿晚饭,直到苏军工兵帮他们开辟了一条道路。最终,在侦查情报的支援下,德军得以摧毁了彻斯地区苏军的坚固防御。

微信截图_20190419094213
 

 

不过,随着战局的崩溃,留给美洲豹分队“表演”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很多次,潘科夫只能把自己的T34和侦察兵们当做普通部队投入到正面攻坚当中,与友军并肩作战。这样的硬碰硬完全是对特种作战力量的浪费。但大厦将倾之际,潘科夫们纵有十八般武艺,也无力回天……

1945年5月,德国投降,美洲豹分队的历史也划上了失败的句号。潘科夫在战败后不知所踪。有人声称,他被苏联人抓住并判处了绞刑,因为他是“祖国母亲的可恶叛徒”(但他本来就是个德国人,只不过在苏联成长而已),很多被俘的侦查队员,尤其是那群俄国志愿者遭遇了虐待,然后悲惨地被刺刀捅死或是活埋。但也有人言之凿凿地说,潘科夫化妆成了一个普通百姓销声匿迹了,最终在西欧的某个村庄里渡过了余生。而最传奇的说法是,潘科夫带领最信任的亲信突出重围,得以向盟军投降。战后,他还参与了西德军队的建设,甚至还到过美国……不过,关于这个连清晰照片都没留下的神秘人物,的确很难确定他的最终结局。可以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特种渗透作战,为现代战争的同类行动奠定了基本模式,很多战例今天都具有参考价值。而潘科夫与他的侦查分队,也在此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