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再議“小行星撞地球怎麽辦”

未知 2019-05-01 11:02
科學家再議“小行星撞地球怎麽辦”



資料圖
  一顆直徑100米至300米的小行星正以每秒14公裏速度穿越太陽系,目前距離地球5700萬公裏。天文學家預測,這顆小行星有1%的可能性在2027年4月27日撞上地球……地球人該怎麽辦?
  大約300名天文學、物理學、航天工程、應急救災等國際專家本周齊聚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在“頭腦風暴”中討論這一假設場景的應對方案。
  不是科幻電影
  第六屆“國際行星防禦會議”29日在馬裏蘭大學科利奇帕克分校開幕,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裏登斯廷主持,與會代表來自中國、法國、德國、以色列、意大利、俄羅斯、美國等國。
  科學界曾經把“小行星撞地球”當成笑話。然而,一顆流星2013年2月15日在俄羅斯上空大氣層爆炸,科學界不再認為“地球遭遇天體襲擊”只是幻想,而是可能重創甚至毀滅人類的真實威脅。
  那顆“肇事”流星直徑20米,在烏拉爾山區城市車裏雅賓斯克上空23千米處爆炸,衝擊波震碎眾多建築的窗戶玻璃,導致大約1000人受傷。
  歐洲航天局行星防禦處聯合主任德特勒夫·科施尼告訴法新社記者,車裏雅賓斯克事件存在一定“積極意義”,“讓大眾和政治決策者們清醒意識到”風險。
  這是車裏雅賓斯克流星事件以後第四次行星防禦會議。按照布裏登斯廷的說法,開會的目的是“確保民眾明白,(小行星撞地球)這種場景不是只在好萊塢電影裏出現”。
  概率兩千分之一
  大會所討論可能威脅地球安全的小行星指“近地小行星”,在環繞太陽軌道上運行,距離地球5000萬公裏以內。
  根據美國航天局2016年創建的行星防禦協調處數據,每天都有新的近地小行星被發現,今年以來已經發現700多顆,總數超過2萬顆。
  歐洲航天局說,迄今發現的近地小行星中,最“危險”的編號為2000SG344,直徑達50米,100年內撞擊地球的概率是2096分之一。
  與會天文學家艾倫·哈裏斯說,根據推算,多數近地小行星體積很小,只有942顆直徑超過1千米,但可能有“相當一部分‘大家夥’藏起來了……大概率躲在太陽背面”。
  美國在亞利桑那州和夏威夷州各設一部專用於尋找、觀測近地小行星的天文望遠鏡,迄今已知的大部分近地小行星由它們發現。
  歐洲航天局已經在西班牙建成一部同樣目的的天文望遠鏡,準備在智利和意大利西西裏島增設同類設備。
  以上皆為地面望遠鏡,無法觀測到太陽背面天體。不少天文學家因而呼籲建造太空望遠鏡。
  模擬應對
  本次大會希望模擬遭遇流星襲擊時全球的協同反應機制:
  第一步是根據初步推算結果,使天文望遠鏡瞄準最具威脅性的天體,以便精確計算它的飛行速度和軌跡;
  第二步是擬定對應策略:是迫使來襲天體偏轉方向,還是盡快疏散受威脅地區人群?
  假如“敵人”直徑小於50米,目前科學界共識是以疏散人群為上。按照科施尼的說法,現在可以提前兩周預測到小行星將襲擊的地區;提前數天,可將具體受災範圍縮小至方圓數百公裏的範圍。
  對付更大的天體,能否像一些科幻電影情節一樣發射核武器擊碎它?科學家認為這是下策,因為這樣可能“化整為零”、產生體積較小卻依然危險的天體碎片。
  目前受到認可的方案是向目標天體發射某種裝置迫使其偏移原有軌道,就像“宇宙碰碰車”。
  美國航天局計劃2022年以一個直徑150米的真實天體為目標做這類“碰撞”測試。
  只是,科學界討論的“行星防禦”方案真正實行起來,有潛在政治爭議,即“誰來做決定”?可能涉及的難題包括,假如發達國家不在預測受災範圍內,是否願意出資贊助這類行動。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處專家羅曼娜·科夫勒說,就這一議題,“當前的共識是擱置不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