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就有鱼”为什么新挖的池塘总会出现鱼苗

未知 2020-10-04 14:45
“有水就有鱼”为什么新挖的池塘总会出现鱼苗

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千姿百态,没有两个地区的环境是绝对相同的,并且每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在不断变化,“气候变化”“地质变迁”甚至是人类和动物的活动都会对一个地区的环境造成永久性的变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些小区中,会为了美观修建一些池塘,而这些池塘中在一开始是没有鱼的,但是时间一长,这些池塘中就会出现一些鱼苗,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池塘会自己“长”出鱼来?

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山区中的一些池塘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池塘几乎“与世隔绝”,但是在这些池塘中仍然有鱼类存在,甚至在美国的死亡谷中的一个洞穴中,生活着38条“沙漠鱼”,这些鱼与世隔绝5万年,和生活在沙漠外的其他同类已经存在生殖隔离。

这些沙漠鱼之所以可以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是因为这里的气候曾经并不炎热,而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但是在气候变迁后,降雨不断减少,湖泊干涸。导致大量水生动物死去,仅仅剩下30余条鱼类依靠缩小自己的体型幸存。

虽然气候的变化可以解释一些不可能存在鱼类的池塘或者水洼中存在鱼类,但是也有一些池塘是新出现的,为什么在一段时间后仍然会有鱼苗出现呢?

这就要从鱼类的演化史来看了,我们都知道最早的鱼类是诞生于海洋中的,对于这些鱼类来说,淡水是无法生存的,可是在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淡水中,不论是河流还是湖泊,都能看到鱼类的身影,这些鱼类是怎么“跨过山河大海”,占领全球淡水区域的呢?

鱼类的“登陆”对于整个生物演化史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在3亿年前,最早的鱼类开始登陆,并且开始向着两栖动物进化,这些登陆的鱼类是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也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可是这一条进化之路和我们今天聊的淡水鱼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登陆的鱼类就是为了跑到内陆的湖泊中生活,大部分淡水鱼类都是一些生活在海洋和江河交界处的鱼类,逐渐适应淡水后,逆流而上。

一部分海洋鱼类也会“洄游”,逆流而上去产卵,并且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鱼类都喜欢“逆流而上”,因此才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其实这些都是鱼类在进化中产生的天性,对于鱼类来说,“逆流而上”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获取氧气,并且可以帮助它们判断方向和捕食水面上的食物,因此大部分鱼类都会不由自主的趋于顶流和逆流。

帮助鱼类占领大部分淡水区域的关键原因,并不是这些天性,而是鱼类的繁殖方式,我们都知道鱼在繁殖季节会产下大量的鱼卵,这些鱼卵通常5~7天就可以孵化,同时鱼卵的孵化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温度越高孵化的速度就越快,但是为了抵御多变的自然环境,一部分鱼类进化出了特殊的能力。



在一些气候多变的地区,一些鱼类的鱼类在遭遇干涸后,可以在潮湿的河床泥土中保存很长一段时间,等待下一次暴雨的到来,这也是大部分两栖动物和鱼类的共同进化选择,因此一部分池塘中出现鱼类,可能是有一些鱼卵存在于潮湿的泥土中。

其次,一些时候,强烈的气候变化也会导致鱼卵被大风卷起,再跟随雨水来到新出现的池塘中繁衍生息,在世界各地都有关于“鱼雨”的记载,其实只是因为短时间的气候变化导致的。

一些生活在水边的动物,也可能在无意之间帮助鱼类扩散了生活区域,特别是一些“涉禽”,它们的羽毛可以附着少量鱼卵,跟随它们到一些没有鱼类的新池塘生活,因此并不是有水就有鱼,如今淡水中遍布鱼类是它们亿万年努力的结果。

仔细思考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并不是“有水就有鱼”,生命不可能凭空出现,只是在我们没有注意的时候,这些生物自己找到了适合生存的区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