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爱国情丹心照汗青

未知 2019-12-24 14:22
满腔爱国情丹心照汗青

时隔多年,戴老在我眼里还是那样端庄优雅,那么和蔼可亲。虽然看上去比之前消瘦了点,但她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周边好友们还是亲切地称她“戴大姐”。老伴俞继华儒雅、乐观,喜好书画。进入客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沙发侧面墙上悬挂的两个玻璃相框:一个是戴安澜将军的革命烈士证,一个是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国家领导人和戴安澜将军几个儿女一家人的大合影。当我们落座之后,戴老夫妇俩忙得又是倒茶又是端水果,我上前想去帮忙她都不肯。对于这份热情倒让我生出些许的感慨来。戴老已85岁,老伴俞老已88岁。女儿远在英国中学当老师教授中文。目前,他们生活仍能自理,90多平方米的房间被整理得整洁有序,生活安排得也有条不紊。对我的再次到来,戴老夫妇显得很高兴。

一、名字的故事

面对戴老一如既往的热情,之前因长时间未来而产生的忐忑没有了。上一次的拜访让我对戴老兄妹4人的名字有点印象。于是,我轻声问道:“戴老您兄弟姊妹4人,有一个哥哥和2个弟弟。家人起名字一般都是有用意的,有关名字的趣事能说一说吗?”听我这么一问,戴藩篱老师笑了,她说:“是的,这名字的故事还真不少呢。我父亲是黄埔军校三期的,安徽无为人。原名戴炳阳、字衍功,号海鸥,后改名为‘安澜’,想表达力挽狂澜、振兴中华之意。我的母亲文化水平不高,父母从小订的婚。结婚时母亲也没有正式名字,都喊她‘王家姑娘’,父亲便给她取名‘王荷心’。意为军人之妻,生活可能会跟莲芯一样苦。一年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母亲读书认字进步很快。之后,父亲又把母亲的名字改一个字为‘王荷馨’,这样更温暖了。”

说到这里,戴老师端起杯子喝口茶接着说:“母亲说过父亲一直喜欢读书看报,我们的名字都是父亲起的,也很有深意。因为,按照当时家谱排行,我们这一代应为‘恒’字辈。那时日寇入侵中国,父亲对日寇恨之入骨,所以他果断弃族谱不用,分别给我哥哥取名戴覆东,两个弟弟取名戴靖东、戴澄东,意思是要男儿出征早日打败日寇,光复中国。因为我是女儿,父亲就给我取名戴藩篱,意思是修好篱笆,保卫家园,防止外来侵略者。”显而易见,家庭每个成员的名字,都彰显出戴安澜将军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二、一枚特殊的勋章

众所周知,戴安澜将军不仅是中国的爱国主义战士,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士。戴老说,父亲牺牲后,1942年10月,美国政府为父亲颁授懋绩勋章一枚,父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之后,这枚勋章还没来及发下来,罗斯福总统就去世了。接着由继任的杜鲁门总统将这枚英雄勋章颁发下来了。可是在文革时父亲的这枚英雄勋章又丢失了。“我的哥哥到美国时曾尝试着给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写了一封信,主要问能否为父亲按照原来遗失的勋章再重新补做复制一枚勋章。谁料想,美国总统里根很重视这事,专门安排为父亲重新补做了一枚英雄勋章,随后哥哥就将这枚勋章带回了中国,这让我们都没有想到。所以国家也很重视,将这枚勋章留存在国家军事博物馆里,这是父亲永远的荣誉。至今,父亲的这块英雄勋章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啊,这枚勋章历经了三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杜鲁门、里根)之手,是一枚不同寻常的勋章。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总会有变化,而唯独这段历史不会改变。这枚不寻常的勋章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存在,在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

三、父亲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凝视着墙上戴安澜将军的革命烈士证书我肃然起敬,不由自主地对戴老说:“戴将军是中国一个了不起的民族英雄。您看到父亲的革命烈士证书会有很多感触吧?”戴藩篱老师慢声细语地对我说:“今年是父亲诞辰115周年。看到父亲的革命烈士证书,就好像看到父亲一样,让我们做儿女的始终不敢忘记初心,永远想着一件事:就是为国家多做一些有益的事。让下一代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年轻人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国家对革命烈士很重视,这也时时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英雄的父亲而倍感骄傲自豪。”听着戴老师的话,我顿生崇敬。

戴老说,父亲从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参加了北伐,后在台儿庄战役中立有战功,武汉会战和徐州会战中也击败过日军。尤其是昆仑关战役,是一场血战,日军一少将被击毙,沉重打击了日寇。1942年初,父亲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加抗战,取得同古会战、收复棠吉等战役胜利。这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1942年5月18日,父亲在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在给母亲的遗书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26日父亲牺牲,那时他才38岁。后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父亲举行了国葬仪式。国共两党领导人对父亲以身殉国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毛泽东主席为纪念他而作《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这是毛主席为国民党牺牲将军的唯一题诗,也是毛主席写的极少见的一首律诗。周恩来也赞叹父亲是:“黄浦之英,民族之雄。”195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父亲为革命烈士,随后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名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也保存有父亲的资料。“父亲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他的英名却永远地流传下来了,这也让我们做子女感到永远的骄傲和自豪。”停顿了片刻,戴老师又微笑着对我说:“我父亲虽然出生在安徽无为县,但是,全国戴安澜纪念地竟然有24个,这是我们做儿女没有料到的。为纪念昆仑关血战而建设的博物馆,就是由我哥哥夫妇俩共同设计的。”的确,现在各地的戴安澜纪念地自发去的志愿者有很多,仅安徽的戴安澜纪念地就有不少。无为县修建的戴安澜故居,被列为第8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建了一个戴安澜广场,5米高的雕像,戴安澜人物像3米8(戴安澜牺牲时38岁),后面是展示厅。芜湖市有戴安澜纪念基地,现在也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我对戴老说:“那个年代那个时候,您的母亲带你们4个孩子生活真是很不容易。”戴老平静地说:“是的,我的母亲非常坚强,她和父亲感情一直很好。在父亲的熏陶下,母亲也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父亲牺牲时,我才4岁多。之后,母亲和我们相依为命,一个人艰难地抚育着我们兄妹4人。她很懂父亲,知道父亲喜欢读书、学习,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在父亲去世第二年,母亲就把全部抚恤金捐献出来,在广西全州开办私立安澜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因为那里离父亲牺牲的地方比较近,父亲国葬仪式也在那里举行的。1949年,国民政府派人到我家,让母亲带着孩子跟他们一起撤离,母亲却回绝:‘我的丈夫在哪里,我一辈子就带着孩子在哪里。’就这样,母亲直到1971年去世,一生都未改嫁。”听到这里,我由衷地赞叹道:一个英雄的父亲,一个伟大的母亲。

四、爱在心里从未走远

“小时候对父亲印象深刻的事还记得吧?”我接着问戴老。戴老沉默了一会儿动情地说:“4个孩子中就我一个女孩,父亲一直很疼爱我,哥哥弟弟们也喜欢谦让我。那时候父亲在部队时间多,回家的次数少。”她说,母亲曾说父亲最喜欢讲两句话:一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是“人穷志不穷”。这两句话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父亲利用战斗间隙给母亲写信,其中还特意提到“我答应过小藩篱给她买一双皮鞋,现在日本鬼子还没有消灭,局势不稳定,等战斗结束安定下来后我再回去买双皮鞋送给她。”说到这里,戴老低头叹了一口气说:“当母亲给我们读这封信的时候都哭了。”我一边听着一边记录着,同时,心里有一种酸楚涌上来,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我对戴老说:“戴安澜将军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不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平缓一会儿戴老又说:“父亲对祖国的忠诚和爱,从一些小事中都能体会到。他对士兵和对家人一样好,处处关心。父亲很善良、很正直,也很公正。有次开会,有士兵不守纪律,被父亲点名批评了,可其中有个兵说批评错了,自己并没有讲话而是另一个兵讲话。父亲了解情况后便对这个兵说‘对不起,不要生气了’,作为军官能当面向小兵承认错误是难得的。母亲曾说父亲有两点:一是很有爱心。他不仅对家庭负责,而且对士兵对当地百姓也很关爱。为让士兵们吃好点,父亲每月把一半的工资都拿出来交给副官让补贴到士兵伙食之中。到驻军地点就帮助当地创办学校,提高当地民众文化。二是治军很严。每天自己比士兵起得早,不管官位多高,他都坚持带兵训练。有次早上检查训练情况,有一个平日里关系较好的兵没有参加训练就被父亲严肃处理了。”

我望着面前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她清晰的讲述、惊人的记忆力着实让我叹服。在飘逝的时光里,这位老人努力回忆着有关父亲的点点滴滴、有关母亲的一言一语,然后再聚集着、传递着,这是何等的毅力?又是何等的一种力量?于她而言,父亲高大的英雄形象从小就已在脑海中定格,父爱和母爱就是她心中永恒的记忆,从未走远。

五、携手传美德 共画同心圆

可以说,戴老的人生具有传奇色彩。她说,自己15岁就到了部队。抗美援朝开始,她就跟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在炮兵司令部做文书。“在那个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整天枪炮声不断,虽然我当时年纪小,又是个女同志,但是一点都不感到害怕,或许我身体里流淌着父亲英勇无畏的血液吧。”说到这里,戴老开心地笑了。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潇潇烟雨已成往昔。戴老1955年从部队回到地方后,没有因为自己是戴安澜将军之女而提出任何条件,始终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到哪里。戴老被分配到上海第十八毛纺厂,在技术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1995年退休,戴老又成为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团员和上海市黄埔同学会亲属联谊会干事。老伴俞继华在抗美援朝时是步兵,当时他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都不认识,回到上海后在一起学习时才相识相爱的。戴老开心地说:“他年轻时在单位技术好,爱钻研,人善良又实在。现在家里漂亮的艺术品小挂件,都是他手工制作的。门头上挂的那一对就是用两只鸵鸟蛋制作的,上面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和小鸟也是他画的。在青花瓷大缸里似游非游的乌龟可不是真的,而是他用水泥捏成团后慢慢雕刻出来的。”听到这里,我真是惊叹了,这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的艺术品竟然是俞老的手工之作。同时,我也真切地感受到戴老眼睛里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作为抗战英烈子女,戴藩篱老人被邀请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戴老说:“作为抗日英烈戴安澜将军的女儿,有幸被邀赴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深感自豪和荣幸,真是一生难忘!”她说,阅兵式安排了国民党老兵和抗日英雄子女参加,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缅怀,而且也增强了两岸同胞在抗战历史上的共同记忆。“我被编入第一方阵,紧跟我们方阵的是三军仪仗队和由十个英模部队组成的徒步方队。当我们老兵方阵彩车缓缓进入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我们都激动得情不自禁张开双臂,拼命挥舞高呼。”说到这里,戴老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时,坐在一旁的老伴、88岁高龄的俞继华老人也高兴地说:“现在我们一起做些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些对国家有意义的事。上海成立一个海鸥书画院,就是以戴安澜将军的号‘海鸥’起名的。我们曾将上海篆刻家的一百幅图章作品以海鸥书画院名义赠送给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也组织过海派书画家作品到台湾展出并受到好评。曾经台湾领导人连战回赠予海鸥书画院的一幅字,我们也送给了卢沟桥抗战博物馆收藏了,这也为海峡两岸统一工作做点贡献。另外,众所周知,美国飞虎队在抗战时期和我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为此,我们还专门在上海为美国飞虎队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听到这里,我对面前的两位老人充满了无限的敬仰。耄耋之年,夫妇俩还继续为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贡献着余热,还一心为国家统战工作做贡献,这是何等的一种精神境界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