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

未知 2020-11-23 15:55
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

  “每天在这里看电视、唱歌,很开心,而且中餐晚餐都可以在这里吃,中午吃的是红烧肉、油麦菜、紫菜蛋汤,两菜一汤,特别好。”住在南昌县幽兰镇桃岭村红溪章家颐养之家的87岁老人胡木香笑着说。

  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和留守老人就餐难的情况,南昌县幽兰镇以党建为引领、居家为基础,在全镇29个建制村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这是南昌县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昌县聚焦失能特困老人、政府兜底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三大群体,完善建立了“1+N+X”三级养老服务体系,“1”是指县社会福利院,“N”是指民办养老院、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X”是指颐养之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等养老服务站点。截至目前,全县有养老机构26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6家、养老服务站点327家。

  聚焦失能照护,打造品质化县级福利院。

  在南昌县社会福利院,老人们正围坐在大堂内聊家常。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老人们的身上,欢笑声不时传来。有专人护理,科学安排营养餐,定期有医生坐诊……在南昌县社会福利院,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南昌县社会福利院建于2009年,主要为全县特困供养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开放,接纳社会老人养老。2020年,南昌县投入1680万元对县社会福利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在改造提升中,开辟失能老年人照护单元,总床位248张,152张护理床位,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2%。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专业的医养结合机构运营管理,全县特困失能人员在县社会福利院集中照护。倡导“医疗、养老、护理、康复、社工”五位一体的多元服务。院内设置护理站,不仅为在院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同时为周边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上门换药、导尿、灌肠等护理服务。

  聚焦兜底保障,打造规范化乡镇敬老院。

  为推动“一院一案”改造,全面提升乡镇敬老院的服务能力,南昌县投入8000万对全县16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列出清单,制定项目改造实施方案,结合各院实际实施改造,计划三年时间完成。

  目前已有5个敬老院按照省、市验收标准完成了提升改造;预计2021年底全县所有敬老院改造完毕。其中南昌县武阳镇党委、政府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在武阳镇敬老院新建活动中心、文化休闲广场,并对敬老院的老年公寓进行改造提升,推进武阳镇养老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时在保障“五保老人”等政府兜底人员供养的基础上,突出公益属性,优先为低保、低收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抚养服务。全县已有11所敬老院,按照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共收纳了32人低收费抚养服务。

  聚焦老人需求,打造普及化居家养老站

  南昌县目前建有具有助餐功能的农村颐养之家293家,实现了全县263个建制村“村村覆盖”。为保障颐养之家持续运营,县政府将养老服务发展所需经费1.1亿元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制定建设运营补贴制度。

  老人“应入尽入”。将特困、留守老人全部纳入颐养之家集中供餐,市、县财政分别给“入家”老人每人每月各补贴100元,不足部分通过家官乡贤捐助、村集体经济资助等多种方式解决。全县有5200多名老人享受了助餐服务,17000多名老人享受四助五有服务。

  用房“应省尽省”。把握“三不”原则,有现成公房的,不装修改造老房;有公共房屋的,不租用私房;能租用私房的,不建新房。整合现有资源,减少不必要费用,在解决设施要素方面,按照省民政厅“四助五有”标准建设,全县有238栋房屋通过整合资源改造建设。

  队伍“应建尽建”。打造三支服务队伍,成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队,组织低龄老人通过岗前培训,参与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队;成立为老义工服务队,动员有爱心的村民参加为老义工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农村留守困难老人巡防队,各村成立由村组干部和爱心人士组成的巡访队为农村留守困难老人开展定期巡访。全县有531支服务队伍,总共有1389名老人参与服务队伍。

  聚焦人才培育,打造专业化养老服务团队

  强化监管力量。及时成立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县福利院管理人员及时充实到指导中心,协助配合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科抓好全县乡镇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和农村颐养之家的指导监管工作,解决了基层养老服务监管力量薄弱问题。

  强化培训指导。建立了县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定期举办全县养老服务管理护理人员培训班。定期召集养老服务机构负责同志进行讨论交流,共同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出谋划策。邀请专业的医养结合机构负责同志定期授课。

  配齐护理人员。配强配足配齐护理人员,养老护理员与自理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10,与部分失能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5,与全失能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