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要重视两个关键因素

未知 2019-08-07 15:58
扶贫干部要重视两个关键因素

贫困户脱贫后为什么容易返贫?扶贫干部要重视两个关键因素

 

因为“城乡扫描”头条账号是三农领域的缘故,所以与农村扶贫干部打交道的机会较多。今年春季我们县在省级贫困县验收中,被核定为脱贫摘帽了,有的扶贫干部觉得松了一口气,不用再那么“精神紧张”。毋庸讳言,存在这种思想的干部不在少数。其实,贫困户脱贫后,扶贫这根弦不能松劲的。

实事证明,贫困户脱贫后,很容易“返贫”。目前很多地方对于脱贫的核定是: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就算脱贫了。以一个5口之家来算,全年总收入1.5万元就算脱贫了,大家可以想想看,一年1.5万能做什么呢?对于有钱人,就是一顿午餐,对于土豪,养狗一个月的开支都比这多,对于城市工薪阶层,只相当于3个月的工资……因此,贫困户想靠这1.5万元再投资做点什么的话,简直是不可能的。如果遇到第二年没有地方去打工,不能继续挣钱,这1.5万元马上会“吃空”;如果运气不好,遇上一场病,就印证了那句话:一病回到解放前。

贫困户脱贫后为什么容易返贫?扶贫干部要重视两个关键因素

 

贫困户中,还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靠政府补以及政府兜底实现了脱贫,可以说这类脱贫户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他们当中有些人用邻居说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懒惯了,指望惯了。毫无疑问,这类脱贫了的户,一旦政府的各项补贴不再给予的话,他们又不想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严重的“坐等靠”思想支配着他们,返贫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

因此,扶贫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说:扶贫工作,我们永远在路上。

贫困户脱贫后为什么容易返贫?扶贫干部要重视两个关键因素

 

那么“扶上马送一程”,该怎么扶,怎么送呢?我认为关键要从下面这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帮助已经脱贫的户发展产业。刚刚脱贫的户资金有限,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助力他们继续进取。在给予一定资金和物资援助之后,还应该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全面的市场指导,提高已脱贫户的“造血”能力。切不可任其自生自灭,如果任其自生自灭,脱贫后返贫就会“指日可待”。

贫困户脱贫后为什么容易返贫?扶贫干部要重视两个关键因素

 

第二方面:注重精神扶贫。扶贫先扶“精气神”这话说得很对。在当初的扶贫中,有的地方采取的是“授之以鱼”:为贫困户买牲口、修房子、给现金等,这些做法加重了他们的懒惰思想。对于这些“懒惯了”的脱贫户,应该注重思想帮扶,精神帮扶,帮助他们改变懒惰思想,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不能再指望“坐等靠”,而要靠自己的劳动去挣钱。如果他们的思想不转变,返贫问题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贫困户脱贫后为什么容易返贫?扶贫干部要重视两个关键因素

 

因此,贫困户脱贫后,扶贫这根弦不能松,对于已经脱贫的户,一定要扶上马后,再送一程。读者朋友们,你认为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