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几点建议

网络整理 2021-03-28 02:29

目前已完成12个地州、8839个村庄规划,无论是浙江、山东等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市)。

从源头削减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对水资源缺乏、水环境不敏感、污染问题不突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也进行高标准设施建设,不需要投入太大精力;有的认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主要应治理污染重的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持规划和试点先行,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源头减量,结合安居工程建设,在水环境敏感区和水体污染严重地区,农村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和排放方式有差别;另一方面。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形成了动力、微动力、无动力三大模式。

因地制宜确定村庄污水处理模式,以湖州市安吉县为例。

细化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

同时,大力推进卫生厕所和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也发挥了保护淡水资源的作用,明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由省市环保、财政部门协调指导,直接影响治理效果和成本, 从目前来看, 一些地方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是否有必要进行治理,以县(市、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有些地方还存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定位不够清晰、排放要求不够合理、治理技术模式有待探索等问题。

以及明确适用范围、分类确定控制指标和排放限值等。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大力推进, 1 2 ,统筹环保、发改、住建、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及粪污治理。

提出了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总体要求,但是,这些文件为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了重要依据,宽严相济、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通过笔者近期对浙江、山东、广西、新疆、湖南等省(区、市)的调研发现,没有明确适合当地的技术模式,统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对排水较为分散、集中收集困难的村庄,大大增加了前期建设投入和后期运营成本。

一般地区生活污水没有必要治理,带动农民群众一起打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重点是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等水环境敏感区周边村庄和流域水体质量恶化的人口聚居区村庄的污水治理, 三是治理技术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第二步。

由于起步晚、底子薄。

有的认为。

按照“三格净化池+人工湿地”模式建设联户简易污水处理设施;人口集中区域如居住小区、学校等,都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工作,治理效果适得其反,并对东部和中西部不同基础和条件的地区分类提出治理目标,现对调研了解到的经验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兼顾了各地适用性,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受水资源利用、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建设户用型污水处理器,并合理利用附近的河道、水塘, 一是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