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粮收成看“压舱石”如何筑牢

未知 2022-06-12 18:00

从夏粮收成看“压舱石”如何筑牢 
 

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收割机钢铁激流奔涌,一粒粒金黄的麦子正颗粒归仓。阅历7个月的耕耘,夏粮主产区连续迎来收成。

作为全年粮食出产的第一季,夏粮占我国口粮的四成,夏粮丰则全年稳。从耕种到丰盈,河南、山东等主产区迈过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防干热风等一道道关口,栽培面积和产值保持安稳。

在高起点的又一个夏粮丰盈,让我国人把饭碗端得更牢。

稳面积提产能:全年“粮袋子”有保证

山东阳谷县阿乡镇常楼村,上一年的水洼地里现在一片金黄,麦浪滚滚。

“前两天县农业部门来测产,说一亩地能打到1300斤,比正常年份还要高100多斤!”种粮大户常绍兵说,受黄河秋汛影响,他承包的这150亩地直到上一年12月初还没耕种。在农技人员的建议下,常绍兵采用了覆膜栽培新技术。

从发芽、分蘖、拔节、吐穗到接近收成,每个阶段的小麦长势都出乎常绍兵的意料,即将到来的高产更让他喜上眉梢。每亩地80元的地膜投入,太值了!

虽然上一年山东冬小麦耕种遍及推迟半个多月,但山东省农业乡村厅数据显现,本年山东应收小麦面积6003万亩,比上一年高出12万亩。

在秋汛、农资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面前,夏粮主产区迎难而上,保证粮食耕种面积安稳、产值不减。

8500余万亩,这是“中原粮仓”河南上一年的冬小麦耕种面积,与往年根本持平。

河南省委农办副主任、农业乡村厅副厅长马万里说,部分受灾地区苗情曾偏弱,当地坚持积极作为、精准施策,分区域、分地块、分品种、分节点加强田间管理,全力促进苗情转化晋级。

河南新乡卫辉市上乐村镇种粮大户王现柱流转的耕地坐落蓄滞洪区,上一年全部被淹。在拖拉机都“寸步难行”的土地上,他种下了66亩小麦。丰盈在即,王现柱难掩高兴:“上一年墒情好,本年天不错,一亩比往年还多打200斤!”

灾年耕种面积不减,为安稳夏粮打下了坚实基础。各主产区正全力以赴打好麦收决战,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出产的“开门红”。

400万台(套)农业机械、400多个跨区机收招待服务站点、5万张农机跨区作业证、1460座农机保供加油站……在河南,一张为三夏“决战”铺就的服务大网,为中原丰盈保驾护航。

在山东,28万名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手正在挥汗奋战,农机龙头企业潍柴雷沃2200辆服务车与4500名服务队员正繁忙在各收成区域,保证各类机具高效运转。

为农机人员供给绿色免费通行、免费核酸检测、优惠价格加油,对无法返乡农人、无法下地农户和困难家庭供给应急抢收志愿服务……一项项保证服务办法精准发力,加速夏粮收成。

现在,全国麦收进展已经过半。到6月10日,河南小麦收成面积已打破8275万亩,约占全省栽培面积的97%;山东麦收完结2743万亩,占比45%,进入收成高峰期。

在农业乡村部牵头建议下,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湖北、山西等八省农业乡村主管部门签署黄淮海地区农机应急抗灾救灾协作协议,一同应对区域内旱涝灾祸、极端气候等突发状况,保证夏粮丰盈、颗粒归仓。

过“三关”保质量:减损造出“无形良田”

数穗数、查粒数、算产值……在山东德州夏津县雷集镇穆王庄村,忙活一上午之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新华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小麦长势很好,亩穗数比常年高,一路测产过来没有倒伏的小麦。”他说,虽然前期受到秋汛晚播、苗情偏弱等影响,但在科技壮苗办法推进下,小麦个别壮、群体足。

“促弱转壮”“虫口夺粮”“龙口夺粮”……夏粮出产“闯三关”,关关不易。

在河南省邓州市3.5万亩国家绿色食品质料标准化出产基地,看到602公斤的小麦猜测产数据,邓州市农技中心主任冀洪策也兴奋起来。

“预期产值比上一年还要好,全市本年能增产2%左右。”回顾这季小麦的出产,冀洪策掰着指头说,每个生长阶段他们都要对600个左右的样点进行监测、查询,并抽样进行麦田土壤墒情、农业损害、农情信息等查询,让技术指导更精准。

从“丰盈在田”到“丰盈归仓”,控制农业机械收割的丢失是关键一环。

6月2日,在山东最南端的郯城县,刚被收割机“剃”过的麦田里,裁判员框出一个个测评区域,将秸秆碎末捧进簸箕,逐粒寻找隐藏在其间的麦子,装进纸杯。

这是一场比拼“更少”的竞赛,在籽粒水分等作业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漏得更少、用时更短的机手才是胜出者。

看到裁判组的“收成”寥寥无几、有的测评区域只找到几粒遗失的麦子,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马根众笑了。这场机收交锋的结果,让他满足。

“假如每亩小麦收成时少丢失10斤,山东6003万亩冬小麦就能拯救6亿斤粮食,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山东省农业乡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二级调研员王丰勇说。

他介绍,山东坚持“减损便是增产,降耗便是增收”,持续深挖机收减损潜力,组织展开机收减损大宣传、大训练、大交锋活动,力求全省正常条件下小麦平均机收丢失率降到2%以内,“能多拯救一斤是一斤”。

稳价格提决心:“压舱石”进一步夯实

“本年大丰盈,一亩能打1300斤小麦,一斤价格1.5元,一亩收入1950元。”坐在地头,河南南阳唐河县种粮大户赵建成算起了账:“除去每亩本钱700多元,再扣除半年的地租,光是夏粮,每亩就能挣七八百元。”

七年前,当地一些村民因为种田“不挣钱”挑选外出打工,委托赵建成帮忙种田。一路走来,他逐步掌握了规模经营的诀窍,种田收益稳步上升,带动了一批农人经过土地流转扩大栽培规模。

农业出产机械化、智慧化程度持续提高,也让粮食出产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确定性。

接近收成,山东德州多地持续出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且有重度干热风。夏津县种粮大户李庆杰却一点也不担心,田间装置的智能喷灌系统正在给小麦“解暑”。

这套系统是夏津县本年要点施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项目”的一部分。它依托我国科学院科研团队,搭建起一套完整的农业科技系统,接入土壤检测、小型气象站、卫星遥感等数据资源,可实时获取水、土、气信息,精准感知农情。据测算,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小麦、玉米亩均增产10%至15%。

中央财政下拨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16亿元,下达资金300亿元为实际种粮农人发放补贴,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藏……国家层面的一系列布置,只为保证全年粮食产值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丰盈有底气,农人增收有决心。本年,国家持续在部分主产区实施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全面提高。

“这些年人工本钱、农资不断上涨,但国家对粮食出产越来越注重,小麦、玉米的行情也一向不错。”山东高密市种粮大户王翠芬说,现在种粮省时省力省心,农人的好日子有奔头。她的儿子儿媳也回到家园,和她一同种田。

抢收小麦的一起,玉米的耕种也在同步进行。农人种粮干劲十足,让稳住我国粮有了更坚实的保证,我国粮食出产的“压舱石”正进一步夯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