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用工业化的思路开展农业

未知 2022-07-06 10:32

江苏泰兴:用工业化的思路开展农业 

 

 

近日,江苏泰兴市农业村庄局、各城镇(大街)和农业园区的工作人员格外忙碌,他们正在筹备一场该市史上规划最大、标准最高的农业项目现场观摩会。

 

我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物城

根据计划,泰兴市四套班子领导,将带领该市各城镇(大街)和农业园区“一把手”,由西向东,辗转8个城镇(大街)、1个农产品加工园,现场观摩12个农业重大项目。

看一看、晒一晒、比一比。在泰兴,类似规划的项目现场观摩会,曾经只要在工业项目上才看得到。

“经济开展‘项目为王’。项目既是工业开展的‘牛鼻子’,也是村庄复兴的强引擎。”泰兴市委书记张坤说,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开展农业,大力建造工业园区,加强农业项目吸引建造,开展科技型、才智型农业,接长加粗工业链,构建起“工业农业双轮驱动,一二三产交融开展”新格局。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泰兴先后吸引建造的千万元以上农业重大项目65个,总出资73.37亿元,接连三年在全省村庄复兴查核中位列榜首方阵。

“园区+”,特色项目勾勒新地图。夏天炎炎,走进黄桥现代农业工业园,各类老练的瓜果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口舌生津。

去年底刚到黄桥现代农业工业园出资的客商焦文采,迎来他的首场丰盈,年初种下的西瓜、甜瓜陆续上市,200多亩瓜果每茬能卖到80多万元。“幸亏当初选择进园区,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效。”焦文采告知记者,进园区出资相当于“拎包”入驻,不只路、水、电、棚架等基础设施不需求自己操心,而且还乘上园区与省市农科院协作的“春风”,推出最新种类优质瓜果,抢占市场先机。

“农业工业园是推动农业供应侧结构性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开展和村庄复兴新模式的重要载体。”泰兴市委副书记张红霞说,有了园区就有了抓手,能够有的放矢地吸引农业项目,推动农业全环节提高、全工业交融、全链条增值、全要素保障,全面提高农业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成立于2009年的泰兴农产品加工园,是泰州市和泰兴市两级政府重点打造的“农”字头特色园区。多年来,园区紧紧环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物加工的工业定位,形成了粮食加工、畜禽加工和果蔬加工三大特色工业板块,先后获批国家村庄工业交融开展示范园和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十四五”期间,园区瞄准“鲜食之都”的工业开展定位和“长三角之胃”区域开展方针,积极打造“卤味、快食、面点、果饮”四大鲜食工业集群,现已入驻企业62家。2021年,园区完成出售82.6亿元,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

现在,泰兴星罗棋布24个农业工业园,其间1个国家级,1个省级,22个泰州市级,覆盖一切城镇(大街)。

项目出彩,泰兴现代农业有看头。北部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中心,打造“鲜食之都”;东部以黄桥为中心,建造我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物城;西部以滨江为中心,建造滨江粮食物流工业园;中部以姚王大街为中心,推动“江沙蟹”一二三产交融。

“科技+”,专家坐镇打造农业“芯片”。操控行距、株距就能操控萝卜大小。这是萝卜栽培大户李军从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柳李旺那里学到的经验。

李军在泰兴市新街镇河西村种有600亩萝卜,距他的萝卜田不远,有一座由农业专家长时间坐镇的“萝卜科技小院”。这两年,李军“近水楼台先得月”,萝卜越种越好,年收入近千万元。

萝卜栽培一直是新街镇特色工业,栽培面积超过12000亩,巨大的产值、单一的种类,曾一度造效果贱伤农的现象。去年,泰兴着力在农业引才、育才上下功夫,联合省科技厅、省农业村庄厅、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共同创立“萝卜科技小院”,与全省39家萝卜科研、出产单位协作,栽植萝卜种类200多个,致力于选育、推行适合泰兴乃至全省的萝卜新种类。

现在,柳李旺等农业专家不只长时间驻扎在新街,他们还在这里繁育了800多种萝卜种子。“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优质种子培育成功,将大大提高新街萝卜质量。”新街镇农业村庄局高级农艺师戴澈信心十足地说。

集全国“贤士”,促科技兴农。这一点在泰兴很常见。

年初,环绕高端生物食物工业打造,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黄桥,展开了一场激情汹涌的高端学术研讨。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类似的研讨会就已开过屡次。

依托“最强大脑”,泰兴现在注册成立了生物发酵与未来食物工业研究院,建成占地30亩的我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物孵化中心,树立20亿元规划的黄桥生物发酵与未来食物工业科技效果转化基金。已有5个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总出资14亿元。一起,拥有工业关联企业和项目30多个,一座百亿级的我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物城正在加快崛起。

“才智+”,“数据中心”力挺精准种养。在泰兴滨江镇现代农业科技工业园,一座9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只需两个人管理。

“农业大数据让农业出产不再‘凭经验感觉’干活。”大棚负责人曹斌一边介绍,一边在手机上打开才智农业操控软件,经过智能手机,就能一键开启智能环境操控系统,完成主动检测室内温湿度、光照度及室外气象参数,主动施肥、滴灌洒水,使得植物成长获得最佳的成长环境。

跟着现代互联网技能开展,大数据已经成为这个年代越来越重要的“出产要素”。

去年,泰兴在该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树立规划巨大的农业大数据库,打造全流程归纳管控渠道和归纳展示中心,为一产科学种养、二产精深加工以及三产交融开展供给了有力支撑。

现在,该中心已投入使用。走进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映入眼帘。泰兴农业村庄局局长潘冬子告知记者,今后,该市将在中心依托专家团队技能支持,运用信息化手法,经过大数据树立一个一二三产交融的数据模型,对农业工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以及种养户的重要环节施行监管,一起及时发布种养、产销等信息。

“有了数据中心的助力,饲养、种田更精准,老百姓心里更有数了。”养鱼户刘世春说,曾经养鱼,当觉得天气比较闷热,就把增氧机打开。但实际上该不该增氧,心里并没有底。有了数据中心及时重视,就会精准知道鱼塘是否需求增氧。一方面能够节能,另一方面让动植物的成长环境愈加科学安稳。

“有了才智渠道,对我们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也是极大的好事。”江苏百汇农业开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开荣说,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优势技能资源,能够实时连线全市生猪饲养大户和饲养场,为企业供给更健康、质量更好的生猪资源,一起也能够经过渠道及时了解供求信息,整个进程变得更精准、更便捷、更及时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