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财报:会员制电商的挑战

未知 2020-08-31 12:20
云集财报:会员制电商的挑战



刚刚过去的四年,对云集来说不平凡,甚至可以说倍加坎坷。从挂“传销”的名号到转型会员电商,再到自营转平台业务。总之,过往几年时间暴风骤雨般的变革几乎无时不再,而作为变革的主角,云集总在借助各种机会寻找突围的方向。
 
近日,社交电商平台云集对外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本季度财报一经发出,其股价再次下跌,原因是二季度云集的各方面表现,依旧不如外界预期。
 
一方面,本季度云集继续保持了盈利状态,相较此前多年的“亏损历史”,云集当下的盈利显得极为难得,同时被寄予厚望的平台商城业务,依旧保持着超过一般业务的增速,继续发挥着云集整体业务“火车头”的作用;另一方面,GMV回落提升乏力,营收、利润下滑,又成了华丽业绩之下的隐忧,不能不让人揪心。
 
终于能连续盈利了
 
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二季度云集总营收为人民币14.869亿元(约合2.105亿美元),同比下降51%;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10万元(约合280万美元)。
 
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统计口径来看,这是云集连续第三个季度盈利。2019年云集第四季度的净盈利为人民币2530万元(合360万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的净盈利为人民币为2610万,算上这季度云集已经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盈利。
 
回顾云集过往的亏损史,显然其当下的盈利并不容易。结合过往四年的财报来看,2016-2019年云集的净亏损分别达到了0.25亿元、1.05亿元、0.60亿元、1.24亿元,多年来亏损不止的财务表现,让资本市场对云集一直不看好。
 
因此,云集从上市之初最高11美元每股的股价,一路跌至目前不足3美元每股的股价,相应的其市值也从巅峰时期的30亿美元跌落到如今的5.48亿美元,蒸发幅度超过八成。
 
而云集实现连续盈利的背后,与其持续推动削减成本不无关系。财报显示,云集二季度技术及内容开支为人民币5860万元(约合83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160万元相比下滑36.0%。总体运营、技术等成本的总体下降,保证了云集的持续性盈利。
 
另外,为应对激烈的电商竞争,云集力推的差异化供应链转型效果开始凸显。例如,其主打的C2M超品计划,很好的帮助了品牌商实现热销,逐渐赢得了品牌商的信任,使得其平台业务得以快速发展,这也为其整体的盈利准备了条件。
 
差异化供应链作用凸显
 
经过多年摸索,云集开始将精致的热销爆品,定位为自己平台的热销品类,开始全面布局自己的差异化供应链,试图与大平台错位竞争。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二季度云集的各项指标较一季度均有了大幅提升。
 
具体来看,二季度云集GMV为72亿,较一季度实现了环比11%的增长;与之类似,云集的商城业务GMV,也实现了环比19.5%的增长;从交易会员数据来看,一季度云集交易会员为1180万,二季度云集交易会员增至1220万,实现了环比3.4%的增长。
 
2020年二季度,云集继续打造差异化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于去年10月开始打造的“超品计划(潘多拉魔盒)”,得到持续深化。相关数据显示,截止上季度末,“潘多拉魔盒”已经测试的新品超过400款,已经上架在售的新品超过200款,并且持续产生了30多个单日销售量破百万的商品,其中有部分甚至创造了单日销量破1200万的记录。
 
二季度在此基础上,云集继续发力。例如,5月初,云集与重庆百亚联合推出的U-NURSE卫生巾首发上架当天,创造了不到四小时售罄的记录;6月云集与众上合作推出的“花果里”沐浴露实现了日销2.5万的销量记录……
 
热销爆品背后,是云集一直坚持“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高销量”的爆品计划,通过C2M反向定制,实现了商品的差异化定位。而“超品计划”的推行,也推动云集的平台业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背后平台化业务加速发展
 
随着云集在供应链差异化方面的布局,其平台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轻资产的平台业务的发展,又为云集整体业务的降本增效提供了助力,为其本季度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地基,这从二季度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端倪。
 
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云集商城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596亿元人民币(合2260万美元),而2019年同期为5300万元人民币,增长201.3%。这意味着,商城以122.7%的GMV同比增长带来了201.3%的营收增长,商城业务的营收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云集营业成本从2019年同期的23.83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0.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8%。营业费用总额从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7.929亿元下降38.6%至人民币4.866亿元(合6890万美元)。
 
云集CFO陈晨透过报告表示:“尽管有许多电商同行提供补贴来促进销售,但我们还是决定放弃这种短期举措,而是聚焦我们的长期增长计划和有效的成本控制。”
 
在商城业务迅猛增长的情况下,基于平台业务轻资产运营的特性加上有意识的控制成本,云集的总体运营成本迅速下降,利润自然就被“挤了出来”。
 
与此同时,平台业务还根据市场的动向不断创新。比如,云集以直播为抓手,挖掘会员作为社交中枢差异化竞争力,以会员为主体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素人直播。借助会员与周边人群的高信任、强链接,单场直播观看人次可达10万以上、单场直播带货超百万元,这些都对其平台业务大有裨益。
 
从平台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云集如今的发展似乎走上了一条快车道。但对于经历过多次转型走过来的云集而言,其面临的外部挑战却并没有实质性减少。
 
不可避免的全新挑战
 
云集的平台业务启动时间是2019年,经历了一年多的高速发展。目前,其发展的状况明显开始显出颓势。
 
 
(数据来源:云集财报)
 
根据云集公开财报披露的GMV数据来看,云集的GMV从2019Q1的68亿跃升至2019Q4的110亿之后,就遭遇了瓶颈。到了今年,云集的平台GMV总数开始大幅下滑,其增速也一直从高峰的93.7%下滑至目前的-12.2%,其颓势已然显现。
 
这里面固然有因为疫情影响导致营收下滑的因素存在,但这并非全部原因。要知道一季度头部的电商(如阿里、拼多多等)都多少受到波及业绩不甚理想,二季度各家则都开始实现大幅度增长,表现明显恢复。
 
反观云集的平台业务,二季度相比一季度环比上涨仅有个位数,显然没有太多恢复。实际上,疫情之后国内电商的“马太效应”开始进一步增强。云集的平台业务增长上不去,说到底跟大平台的“虹吸效应”太强不无关系,商家、流量都被大平台吸走,云集自己的平台业务想要振作的确有点难。
 
另外,云集目前正在推进的C2M“超品计划”,与拼多多、京东、阿里的计划别无二致。而云集能帮助品牌方实现的价值,拼多多、阿里、京东都能够帮助品牌方实现,并且借助其大平台的流量优势,品牌商的曝光机会更大,成交效率也更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品牌商向大平台的流失速度。
 
从目前来看,GMV增速下滑已经很明显,只怕接下来这种情况会越发严重。而这对刚刚经过多次转型才逐渐走上“正轨”的云集来说,显然是不得不面对的全新挑战。毕竟,会员电商的老路已经被证伪。对于云集而言,现在还能够看到光亮的前路已经不多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