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缅科技合作架起友谊之桥

未知 2020-01-18 15:50
为中缅科技合作架起友谊之桥


晚上9点,广西南宁一间实验室内,34岁的缅甸青年科研人员秦甜甜仍未脱下白色防护服。她把新一批土壤样品置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待重金属元素测定数据出现在屏幕上。

“临近中国农历新年,实验室团队都在加班加点,我也不例外。”她说。

秦甜甜目前在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土壤修复事业部的研发工程师。2019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的“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秦甜甜获得为期一年来华科研交流的机会,入职博世科,参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此前她是缅甸教育部生物技术研究处的高级研究员。

近年来,中国和缅甸在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之余,持续增进教育、人才领域交流。据中方统计,2018年,缅甸有600余人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2019年达700多人,其中不少人选择在广西落脚。

“我的祖父母都是农民。我目睹过土壤退化。”秦甜甜说,作为研究团队的一员,她正与中国同事共同研究,找出根除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化肥残留物更有效的方法。

秦甜甜说,在这里,她不仅能在试验田内检验实验室结果,还能操作一整套高精尖设备,而这些经历有助于她回国后实现恢复农田土壤质量的理想。

博世科技术总监、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朱红祥说,中缅双方科研人员可以在日常合作中互相增进了解,这是促进今后两国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同样有两名来自缅甸教育部生物技术研究处的研究员——樊薇和索寒。

她们的研究方向是寻找对植物生长有利的微生物菌种,探索微生物菌种在新型高效生物肥料上的应用,以实现农业的绿色生态种养殖。

谈及初到实验室最令人惊奇的事情,樊薇说,来这里之后发现中国研究人员接菌速度很快。“在缅甸,我们使用一根金属接菌环来准备培养基,每次接菌后,要用酒精灯灼烧灭菌。但要等到冷却后才能再次使用,很费时间。”

樊薇说,中国同事每接一次菌,取一根消过毒的竹签,实验完成后再把几十根脏竹签打包在一起消毒,不用接菌环,省去了反复灼烧消毒的时间。“第一次接触时觉得很‘神奇’。如今我已经熟练地运用了这种技术,回去后我要推荐给我们的缅甸同事。”

索寒说,从海洋提取微生物菌种对她来说是个新的研究领域。缅甸也有海岸线,她期待回去后能开拓新领域。



缅甸研究员樊薇、索寒和安凯斯在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工作。新华社记者赵曼君摄

促成索寒和樊薇来华交流的,是中国科技部于2013年启动的“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这一国际合作项目旨在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促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深入开展科技人文交流、为青年科学家交流搭建优质平台。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姜明国说:“缅甸科研人员的加入,将积极推动中国—东盟微生物菌种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缅甸青年科学家是推进中缅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广西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刘建宏说,过去两年来广西工作的9名缅甸籍青年科学家与中国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取得13项科技创新成果,为共同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

缅甸驻南宁总领事梭岱南说,缅中两国都是农业大国,广西气候和缅甸掸邦和克钦邦相似,在农业科研交流方面相信会有很大的成绩。广西在缅甸建立了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实验站、中缅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农业合作项目,这将会进一步推动两国农业领域的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