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

未知 2020-11-24 13:48
跑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




  科技研发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吸附式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装备、面向机器人安全的电子皮肤技术研究、柔性机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近日,一批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北航、北理工、北工大的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项目集中亮相。作为首批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概念验证项目,这些技术有望借助概念验证项目计划,坐上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转向产业化落地的“快车”。

  首批33个硬科技项目亮相

  不仅具备感知能力,还能模拟生物体从获得外界刺激开始,到神经信号传递、存储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的多功能二维材料人造电子皮肤项目;解决传统机器人无法多关节驱动、多肌肉协同等缺陷的柔性机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项目;微小型智能仿生机器鼠……路演现场,一个个高门槛、潜在市场应用价值巨大的前沿技术项目登台。这也是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今年启动概念验证项目征集后通过初审的首批33个项目。

  所谓实验室概念验证项目,是指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内,依托国家各类重点研发专项、已经取得基础研究等成果的项目,为减少转化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前沿技术项目需进一步开展技术可行性、商业可行性论证等工作。

  “通过对概念验证项目的验证,能够让具有潜在市场价值、国际或国内行业领先的技术项目吸引不同的科学家围绕核心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说。

  7大高精尖领域获支持

  遨博智能是一家专注从事协作机器人产品研发的企业,此次概念验证项目路演会上,遨博智能董事长魏洪兴看上了多个心仪的项目。

  “有的高校和研究所研发了协作机器人的安全控制、人机交互以及理疗按摩等关键技术,这些成果可以在我们公司共同研发、快速转化。通过中关村管委会搭建的平台,我们可以专注于产品技术,把基础技术研究交给高校和研究所,多方合作共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魏洪兴说。

  “躺”在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唯有加速走向生产线,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为聚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填平”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鸿沟,中关村管委会面向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装备、新材料等7个高精尖产业领域,启动了首批概念验证项目征集工作。

  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助跑”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剑看来,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需要跑好“最先一公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科技概念验证实验室能针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想法、实验和论文等有形或无形的成果进行评估、辅导和经费支持,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谷”,实现实验室的“惊险一跳”。

  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介绍,此次路演中得到与会企业投资和联合研发支持的项目,中关村管委会将优先给予配套支持,加快概念验证过程。

  据悉,资金支持方向主要包括设备购置、研发支出、产品验证、技术转让、房屋租赁等。其中产品验证支持包括聘任职业经理人、研究成果实验验证分析、商业可行性研究、知识产权申请和推广、产品商业化探讨及投资接洽、成立初创公司费用等。

  此外,中关村管委会还将搭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由创新中心为这些概念验证项目提供敏捷制造、共享实验室等硬科技孵化服务手段,促进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产业化落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