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诈中心提醒消费者谨防上当

未知 2019-11-11 16:16
网络反诈中心提醒消费者谨防上当





双十一来临,众多网友又开启了剁手模式,大肆购物。殊不知,正是由于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再加上临近年底,不少违法分子也开始借机大肆开展电信诈骗。对此,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提醒广大消费者:双十一购物一定多加小心,尤其是谨防刷单诈骗、冒充客服或商家诈骗两大诈骗手段。不要点击陌生人发布的购物链接、不轻易安装陌生人提供的APP、不轻易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及密码,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



两大诈骗手段防不胜防

一、刷单诈骗

刷单诈骗中,涉案嫌疑人设置虚假网络购物平台,要求受害人拍下商品并付款,随后返还购物款并按比例支付一定数额的“佣金”,受害人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佣金”。但当受害人继续加大刷单数量和金额时,嫌疑人便会以网络故障等多种理由拒绝支付佣金。直到受害人察觉受骗不再汇款时,便会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就此消失。

2018年4月,大学生小王偶然在一个QQ群中看到刷单兼职的招聘信息,便毫不犹豫地添加了对方的QQ。完成第一笔刷单交易,小王很快得到了佣金,尝到甜头的他又一次性刷了多单,这时对方却不再支付佣金,而是声称还需要完成一定单数才能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小王继续刷单10.6万元。最终,对方得知小王已经没钱后便失去了联系,小王这时才发现被骗。

二、冒充客服或商家诈骗

比刷单诈骗更“简单粗暴”的是冒充客服或商家诈骗。诈骗分子给消费者打电话,要么声称订单异常,要么声称购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可以退款。随后,向受害人手机发送虚假链接,要求受害人登录并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行验证,承诺稍后直接将退款打入银行卡内。殊不知,就在这个过程中犯罪分子获取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并迅速将其银行卡内余额窃走。

2018年3月,大学生王某接到一电话,对方自称某网络购物平台客服,因衣服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双倍赔偿。随后王某添加嫌疑人微信,并在对方发来的二维码链接中填写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和支付宝密码等个人信息。很快,其银行卡立即显示收到1.1万元现金。这时,对方又称由于工作失误给王某账号多汇入了现金,恳请王某扣除赔偿款后将多余的钱退还,于是王某将多出的欠款汇入了对方账号。4月,王某接到支付宝“网商贷”信息,称其于3月贷款1.1万元需要还款,这时他才发现被骗。两大人群最易受骗:

一、年轻人尤其是大学

由于网购一族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但社会阅历匮乏,考虑问题相对单纯,对诈骗手法辨别意识不强,疏于防范,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对象。比如针对刷单诈骗,犯罪分子就盯准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相对灵活、有兼职的想法,瞅准这个时机,通过QQ兼职群或短信等途径发布虚假信息,诱使大学生参与到刷单中。而针对网络购物,诈骗分子则利用网络平台冒充微商或在网站发布虚假信息,以低廉的价格为诱饵,骗取大学生信任,在受害学生发现上当后立刻将其拉入黑名单。

某学院大学生张某在学院QQ群内看到一则刷单返利广告,便根据群内的广告加了一个QQ好友。就这样,张某通过自己的支付宝淘宝先后刷单17次,总计刷单4.74万元。张某此时发现对方一直要钱,却一分钱没有返还给自己,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二、妈妈一族

除了年轻大学生,妈妈一族们由于忙于照看孩子,经常会选择更为便捷的网络进行购物,因此也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下手对象。2017年3月1日18时许,鱼台县鱼城镇双西村张女士报案称:其从微信朋友圈看到刷单信息,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对方QQ好友,后在刷单过程中使用支付宝扫描对方的收款二维码,多次支付钱款后发现被骗,被骗钱款2.39万元。 接到报案后,鱼台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专案侦破工作。专案组围绕张某提供的信息迅速开展分析研判工作,先后转战广东、湖北、湖南、浙江、辽宁、山西等地,行程近万公里。最终,抓获嫌疑人40人,共扣押作案用手机53部,银行卡25张,追缴赃款31万余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