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批扎根新兴产业的创业者

未知 2019-05-06 09:45
培养一批扎根新兴产业的创业者


    邓小昆。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人员、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动,需要破除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各种障碍。”深港产学研基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主任、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负责人邓小昆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如是说。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是深圳市福田区委、区政府加强港澳合作,推进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的一项具体项目,目的是促进粤港澳三地的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
    长期服务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邓小昆认为,应加强三地青年的交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扎根新兴产业的创业者。
    服务和引导青年创业
    南方日报:以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为例,谈谈如何支持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
    邓小昆: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目前进驻创业团队22个,发明专利超过2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2018年至今获得各类融资超过1亿元。
    创新创业工场将所有精力放在服务和引导青年创业上,一方面积极解决企业创业周期内的各类需求,在青年创业降低成本、市场开拓、资金支持、战略规划等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为工场内的入孵企业积极对接各类资源。此外,积极争取社会及政府资源,合理利用调配广深港澳城市群落之间的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发展局面。
    南方日报: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动?
    邓小昆: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政府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应通过创新创业,加强粤港澳三地青年的交流,让三地青年合作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扎根新兴产业的新一代创业者。政府应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建议可以设立专门基金,出台专门政策重点予以支持。
    加强广深港澳青年的协作
    南方日报:目前大湾区城市之间如何合作实现互联互通?
    邓小昆:世界级的湾区都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实践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同样要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需要不停地探索及借鉴经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完善,大湾区城市间的交往和合作会越来越紧密。
    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实践来看,很多港企在深圳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也有遭遇挫折的案例,我们发现熟悉内地情况的企业普遍发展得更好。基于这样的观察,实现大湾区内城市间的互联互通,需要加强广深港澳青年的协作,从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开始,这是需要共同推动的事情。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建设大湾区商业银行,你对此有着什么样的期盼?
    邓小昆:建立大湾区商业银行对科创企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期望大湾区商业银行未来更多地考虑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而设计机制,如在抵押贷款、债券融资等方面,突破传统机制,做一些大胆的设计,为创新型企业发挥作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