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返乡创业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未知 2019-08-14 16:09
余姚返乡创业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给基层干部群众回信。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服务;从大学校园,到民营企业;从祖国边疆,到创新一线……一封封回信,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奋进,体现着心心相印的人民情怀,蕴含着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表达着对奋进新时代的殷切希望。

推出“牢记嘱托 奔跑追梦——收到回信之后”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见证发展变化、感悟初心使命。今天刊发第十二篇《浙江宁波余姚市横坎头村: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那是本世纪初的浙江宁波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房破屋旧,山路坎坷,一年两季稻,人穷往外跑,村集体负债45万元。

雨后初霁,记者走进浙东四明山下的这个革命老区村,宛若走进水墨画,淙淙流淌的溪水穿村而过。

白墙黛瓦的民居,苍翠欲滴的果树,鳞次栉比的店铺,南来北往的游客……横坎头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村级收入528万元。

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考察四明山革命老区。他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调研,召开座谈会,看望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此后不久,村“两委”给同志写信,汇报工作打算,很快收到回信,同志鼓励他们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8年2月,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给写信汇报村里发展变化。“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的回信饱含深情。

前后两封回信,跨越15年。说起这些,横坎头村村民心潮澎湃。

“每读一遍,我心里都热乎乎的”

“的回信,每读一遍,我心里都热乎乎的。”73岁的老党员黄志尧端详着回信复印件。

今年家里的春联,黄志尧自撰自书:“牢记嘱托,发展新农村建设。”望着横批“今年更好”,他的思绪回到了16年前。“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惦记着我们。那时村里还很穷,靠对口帮扶。同志到村里参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时,我正在那儿做管理员,当时旧址还没成‘群’,是只有一个主展厅的纪念馆。”

横坎头村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曾是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心所在地。黄志尧翻出当年的工作笔记:2000年至2004年,平均每年游客仅有2万人次左右。

“为落实同志考察时的要求,200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村‘两委’就开会研究,给同志写信汇报工作打算。”横坎头村党委书记张志灿说,没想到3天之后,他就给我们回了信。

当时,红色旅游越来越热,《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回头看,我们抓住了这个契机,立足本地优势,挖掘红色资源,在上级支持下,对旧址群进行保护性修缮。”张志灿说,那时旧址群里尚住有27家住户。

黄志尧当时的家就在旧址里,他带头在搬迁协议书上签字,并帮着村干部动员其他住户。“天天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实际行动算什么党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