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不易,仍会继续坚持

未知 2019-10-25 13:55
创业之路不易,仍会继续坚持

东莞台商二代:创业之路不易,仍会继续坚持

吴森胜(右一)在咖啡店内和顾客交流。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10月24日晚,东莞市台商投资协会举行26周年庆暨换届交接典礼,在2019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开始前完成新一届的交接。当晚,众多东莞台商二代、台青也参与了这一活动。

近年来,东莞台二代接班父辈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经过五六年的磨合与沉淀,接班者已经有了决策权,创业者也走上了轨道,或者在变换跑道。

如今,这些台青早已过了而立之年,有些年近不惑。他们深感创业的不易,但在东莞这片父辈曾经打拼过的土地上仍将继续坚持。

南方日报记者 龚名扬

台商二代接班父辈来莞创业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数以万计的台湾商人来到东莞设厂,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奋斗和生活,见证东莞经济的腾飞与转型。如今,他们的后代已长大成人,要做一番事业。对于东莞台商而言,接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2002年,因为父亲在洪梅开拉链厂的缘故,吴森胜初中毕业后来到东莞,成为东莞台商子弟学校首届高一级学生。

多年之后,吴森胜到了父亲的一家高尔夫球会所帮忙,一年时间就实现扭亏为盈,这让他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得到父亲认同后,他开始大展拳脚,把创业方向定在台湾人喜爱的咖啡上,并创立“翘鼻子”品牌。

1980年出生的林柏伟把创业方向选择在服务业上。自2001年来大陆后,他在不同的台资企业担任生产管理者,后来到东莞厚街镇一家港资企业做生产经理,为经营自己的生意打下基础。

为了创业,林柏伟回台湾抵押了房子,再加上原有的积蓄,在厚街成立亚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太极虎”品牌,专攻O2O线上推拿和健身。彼时,创业风潮和互联网效应叠加,他对自己的项目非常看好。

他拜访了多家台湾上市公司老总,还有很多两岸的商界精英以及私募精英,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度希望通过融资后的规模化让项目实现指数级增长。

这几天许嘉豪非常忙碌,作为企业代表在为参加2019东莞台博会而忙碌。上世纪80年代末,许嘉豪的父亲在台湾设厂生产鎏金佛像,2002年在东莞石排开设工厂。因为两大工序雕刻和泥塑都需要由富有经验的手艺人来完成,这是一个非常依赖人工的行业。

后来,许嘉豪尝试引入新技术,用3D打印来制作小型雕像,并从日本购置7轴机械手用于雕像开模。一开始,父亲不同意他的做法,后来许嘉豪的成功探索让父亲转变了态度。

上述几位台青是来到东莞接班、创业的台商二代的缩影。

从当父辈跟班到独当一面求转型

他们起步的时间大约都是在2015年前后。如今,四五年过去了,这些创业台青的际遇各有不同。

目前,包含工厂店,吴森胜已经开了6家店,维持可持续的服务品质及产品品质是他更重视的部分。

“刚开始的时候,对市场和消费者不够了解,花了大量时间做产品和市场推广,自认为推出了好产品,却不一定和市场需求相符,所以得到的市场反应不如预期。”吴森胜说。

与第一代东莞台商初来东莞不同的是,如今消费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老一辈东莞台商打拼的市场是一个初期快速扩张的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提高生产效能、做好生产管理控制料工费、拿到顾客订单,成为那时的关键获胜条件。他们吃苦耐劳,拼搏开拓一条条的生产供应链。

“现在我们所处的市场整体来说供给大于需求,是消费者逐渐理智、成熟的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被市场接受,关键不只是能否做出品质好的产品,而是能做出顾客需要的产品。我们更像是产品经理人,不仅要在生产端做好,也要了解客户,不断打磨优化才能做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吴森胜说。

身处传统行业的许嘉豪也深有同感。在完成生产流程改造后,他所在的企业减少了很大一部分人力支出,但当企业度过成长期后,如何在平稳期保持增长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如今,他在营销上做出改变,包括设计端和电商端都在摸索新路子。从传统平面市场的经销商、直营店模式转到线上,不仅在天猫、京东开店,还探索直播电商,尝试通过直播来卖货。

另一方面,由于从事佛像制作多年,许嘉豪家族对于金属生产颇有心得,在探索企业转型过程中尝试把这些技术用于建筑材料的改善。“以前寺院都是用琉璃瓦。十年、二十年就破掉了,遇到天灾损坏得更快。我们现在尝试把铜、钛这些金属用来做瓦片,希望做到一劳永逸。我们在这些金属上做阳极氧化处理,然后做漆,效果非常好,仿古、金色、纯色,各种类型都可以做。”许嘉豪说,本届台博会将把这一新产品带到现场展出。

另起炉灶创业并非易事

这些台商二代私底下都是朋友,彼此之间会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相比起吴森胜和许嘉豪,林柏伟的创业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他的项目当时也做得风风火火,参加了很多比赛,接受过很多媒体采访。一开始的时候,他用自己的钱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做到后来接触了不少投资者,但多数是想做财务投资,而非为他带来资源。

当时,不少长辈和朋友提出投资他的公司,林柏伟反而犹豫了。因为如果无法登陆资本市场,股东无法得到回报,哪怕拿到投资也无法继续撑下去。这时候,他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存在误区,到了需要转换跑道的时候。

“做了一两年之后发现不行,我赶停下了。”林柏伟发现再不划出停止线,会让家庭都赔进去。他有家庭需要供养,无法没有后顾之忧去博一把,于是把台湾的房子卖掉,赔偿给遣散的员工。

如今,林柏伟还在原来的企业上班,但创业的总体目标没有改变。“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做环保产业。”林柏伟发现,在很多先进国家,轮胎都有专门的企业进行回收,目前在中国大陆仍是一片蓝海。

“东莞的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每辆车几年就要换4条轮胎。换出来的废弃轮胎不处理的话,很难被环境自然降解。”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创业方向。

事实上,其他创业和接班的台商二代肩上的压力同样巨大。

当年对许嘉豪的决定有所质疑的父亲,如今处于半退休状态,回到台湾生活。“和当年跟着做不一样了,我现在已经是领头人,要对市场有敏锐度,要对未来的方向进行掌握。我现在30多岁了,不能仍在父亲庇佑下成长,我要走出自己的路。”他说。

吴森胜坦言,刚开始创业的那两年真的挺受挫折。“回想那段时间,好像真的没有想过放弃。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如预期,并尝试不同的方法。”他说,目前翘鼻子已经是一家能够稳定赚钱的公司,但距离他们想要实践的价值还有一段路要走,还在不断突破和优化。

对大湾区带来的发展空间充满信心

东莞台商协会辅导会长翟所领回忆,当年第一代台商到东莞的时候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把生命中的精华阶段贡献在这个地方。

“大家在这段时间创造了自己的春天。我们都知道饮水思源,感激东莞这片土地给了我们机会,去创造自己的事业,大家都想回馈这片土地,也很眷恋。”他说。

如今,他们的下一代有很多回到东莞接班、创业,在这片土地奉献自己的青春。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粤港澳打造世界级湾区的雄心让世人瞩目,使得东莞台商二代充满信心。“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让我们看到目前拥有大量发展潜力与机会,让我们更有斗志跟信心在这个地方发展,我认为其他台青也是这样想的。”吴森胜说。

许嘉豪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带来机遇。“我们所说的机会不是土地升值的空间,而是机会越来越多。因为会有越来越多人聚集在粤港澳大湾区,人越多的地方就越有活力。”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几位台商二代告诉记者,他们回到台湾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会向他们了解在东莞创业情况和营商环境。“跟他们分享完后,大多数人觉得真的很酷。我会跟朋友说,不建议过来就直接创业,因为创业过程真的很艰难。如果真的想来大陆打拼,建议他们先就业再创业,或是找到跟自己理念相同的公司,在企业内部发展其实也是一种创业的起步方式。”他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