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女首富的危机时刻

未知 2019-04-13 18:30
励志女首富的危机时刻


  近日,新光集团及其下属 3 家子公司分别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光集团涉及饰品、高端制造业、地产、金融、投资等多个行业,总资产约 800 亿元。自去年 9 月发生债务危机以来,公司创始人周晓光夫妇虽通过各种途径化解债务风险,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故申请重整。

  从光芒万丈到深陷危机,浙江女首富周晓光跌落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昔日,她被誉为「中国最励志的女企业家」,创业故事改编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一度成为许多中国女孩梦想的榜样。

  吴晓波曾评价:周晓光的成长,是一次蝴蝶出蛹的飞翔。在她的身上,你可以看到生命的历程和岁月的洗礼。

  然而这一切,仿佛南柯一梦。

  《鸡毛飞上天》|漂泊无助的她像只候鸟

  在自传《女人就是要发光》中,周晓光反复提及「摆摊、火车和凄苦」。由于兄妹过多,家庭贫困等原因,16 岁那年,她便挑着木箱,走出诸暨的大山,开始了长达 7 年的流动小贩生涯。

  周晓光因看不懂地图差点被江湖郎中骗去做媳妇;怕超重检查,躲藏在火车的厕所里;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东北露天守摊,靠跳来跳去取暖。饿了,她就啃两个烂苹果;累了,拿麻袋往地上一铺,便进入梦乡。白天摆摊,晚上坐车,周晓光一直在折腾,一直在奔波,甚至来不及哭泣,漂泊无助的她像只候鸟,飞到哪哪就是故乡。

  在北方的一座城市,周晓光结识了浙江老乡虞云新。他早年母亲去世,一个人出来行商,四处流浪。相似的苦难经历让他们互相产生了好感,两年后便在农村盖好房子,结了婚。

  1986 年春节刚过,周晓光背着孩子,拎着大包货物赶往黑龙江。在火车站,冷风刮着雨水打到她脸上,拥挤的人群使得孩子哇哇大哭。那一刻,一阵莫名的酸楚,夹杂着某种焦躁,搅得周晓光的五脏六腑难受不已,她不知道这样劳命奔走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夺眶而出的眼泪告诉拼命奋斗的周晓光,你已经累了,需要安定下来。

  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改变了周晓光后来的命运。回到浙江后,她与丈夫一起拿出 1.5 万元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

  在一次采访中,周晓光表示:我和老公是患难夫妻,事业上我们齐心协力,感情上心心相印,有委屈相互安慰,有烦恼相互排解。

  当时,他们把从北上广等地批发来的配件进行装配,做成戒指、耳环、胸针、头饰等。只要加工的材料到了,哪怕是半夜,周晓光也要爬起来做。一年 365 天,她有 300 天要加班到凌晨,同时还要照顾孩子和家庭。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一个叫「事业」的名词在周晓光心里萌芽并越发强大。在经历了诸多的历练后,她终于要破茧成蝶了。

  周晓光与丈夫虞云新

  1995 年,以周晓光和丈夫虞云新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在义乌落户。

  公司刚创办时,只有几十个人,并且大多是亲戚。然而只用了三年,员工就迅速壮大到几百人,周晓光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了痛不欲生的感觉。

  在自传中,周晓光描述:产品虽然供不应求,但质量不稳定,每天都有没完没了的状况出现,觉得自己好像进入到太空的「失重」状态。

  周晓光明白自己白手起家,那点知识应付不了企业的发展,她决定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路。

  随后,她和丈夫把各大商学院上了个遍,像个一无所知的小学生一样,下课后拉着老师问这问那,甚至把许多知名教授请到公司,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为了聆听巴菲特的教诲,她不惜购买昂贵的巴菲特股票,参加了「 3 万人朝圣」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回来后,便着手调整公司架构,劝退慵懒员工。

  周晓光引进了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公司,加快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对于跟不上节奏的老员工,她选择出钱资助并鼓励他们去创业的方式劝退。

  一时间, 600 多家饰品企业在义乌冒了出来,面对亲手培养的竞争对手,周晓光坦言:我要的是一片森林,不是一颗大树。只有行业兴,企业才会旺。

  周晓光的大度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国参展回来,她都要把自己学到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同行。当整个饰品行业遭遇市场寒流时,周晓光不但不乘机挤压竞争对手,反而主动大幅提价,为众多小企业留出生存空间,避免了新兴行业内的「自相残杀」。其为人处事的方式让许多人愿意帮她,这或许是新光最终转型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周晓光对新光品牌的创建。

  中国饰品行业起步较晚,早期产品大都模仿国外和港台,很少有企业进行自己的设计创意,新光创业的头两年也一样。这种抄袭模仿现象极易形成恶性循环,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企业陷入困境。

  从 1998 年起,周晓光才逐渐意识到原创的重要性。当她拿着自己生产的首饰首次进军香港珠宝展时,无数客商的目光被琳琅满目的新光饰品吸引过来。那一瞬间,周晓光用「我是被逼出来的」一言概括。

  作为创新型企业,新光的产品一出来便会被许多小企业仿冒,价格低得逼迫新光要停产。但周晓光往往是淡然处之的态度,她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

  21 世纪初,新光已成为义乌的龙头企业,但周晓光仍然认为自己的公司并不是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商业组织。她既谦虚也聪明,在市场的神经末梢,练就了灵敏的嗅觉,以至于在金融危机时企业还在增长。

  周晓光说,「我一直认为,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站在高山之巅,而非半山腰来看事物。」

  薄利多销是许多义乌工厂的生存法宝,新光饰品也走了很长时间这样的道路。但周晓光认为:对于新光这样运营、管理、生产成本都比较高的中型企业来说,单纯做批发,和小企业、小作坊拼价格只有死路一条,做品牌、做高附加值的产品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2005 年 10 月,周晓光在新光召开战略研讨大会讨论新光转型,无论高管还是普通员工,大多数人认为转型并非当务之急。那时候,新光批发生意十分红火,晚上还有人排队提货,为什么要烧钱做品牌大家都想不通,甚至有人提议还不如多发点奖金。

  虽然内部的阻力重重,但周晓光执行力非常强,她对团队说:宁愿出去找死,也不在原地等死。等,永远没有出路。结果当场便达成了「共识」——作为新光集团主业的饰品要逐步从批发商向零售商转型,从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转型。

  从 2005 年底开始,新光成了义乌少数提前转型的企业之一,周晓光进行了巨额的投入。

  与此同时,多次欧美考察后,周晓光发现江湖已不是从前的江湖。当别人还沉醉于喝酒吃肉时,周晓光已经飞速赶往迪拜、俄罗斯、西班牙等地开拓新兴市场,新光传统欧美市场的占比从 80% 锐降至 20% 。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年内,义乌饰品类企业倒闭 1/3 ,而新光的业绩增长率约为 15%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周晓光的转型战略无论怎样形容都可谓是壮举。

  周晓光积极建言献策

  2011 年下半年,胡润的工作团队到访新光。两人天南地北聊了许多,周晓光还问过胡润的妻子漂不漂亮,但至始至终没有告诉他自己的身家有多少。除此之外,填写相关资产调查问卷时,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数据,周晓光也没提供。

  即便「被上榜」成为金华首富,低调的周晓光也表示:自己的企业发展得很快,实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和一些顶尖的浙商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大获成功的周晓光也因此收获了一堆 title ,其中最知名的是「议案大王」。

  自 2003 年起,周晓光通过电视广告向社会各界征集议案。担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她提交的议案和建议被正式采纳的分别为203 份、 189 份。其中最知名的有以下两个:一,「气候变化应对特别法」的议案,经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讨论通过并形成决议向全世界公布,该决议还成为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二,「关于在义乌设立国际贸易试验区的建议」,2011 年得以正式获批,义乌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明星代表」周晓光在「两会」期间,可以说是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在一次小组讨论上,谈及到中小企业的困难时,周晓光甚至激动得站了起来。省领导笑着安慰她,「坐下讲,坐下讲!」

  周晓光的「代表」经历也被出版成图书《履职之路: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现象解读》。崔永元评价:她探索做好企业的真谛,她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瞧,她做得都很棒;敬一丹则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努力、最力求有所作为的人大代表。

  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和富兰克?奈特认为:当企业家面对机遇时,往往同时面对着高风险。能不能抓住机遇,敢不敢接受挑战,是考验一个人勇气、智慧、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一个人能否成为伟大的企业家的分水岭。

  2003 年开始,新光一度为多元化而轻狂,在地产、生态农业、装饰材料等领域四处出击,扩张过度。据《长江商报》描述:有消息称,新光集团建设义乌标志性建筑新光汇时就出现过危机,最终靠当地有关部门协调才助其脱困。

  到 2011 年时,流动资金不足的新光开始借钱还债,周晓光偏爱上了发行债券。2015 年末,新光总负债达 215.37 亿元,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化解债务压力,周晓光曾试图借壳 *ST 金路,但恰巧该公司董事长因违纪被立案调查。2016 年,周晓光颇为蹊跷地以万厦房产和新光建材城完成对方圆支承的借壳,实现了旗下地产业务曲线上市,周晓光也随之登顶浙江女首富。

  2018 年 6 月末,新光集团的总负债已高达 468.98 亿元,但周晓光依然发行了 7.1 亿元规模的短期融资券用于偿还去年债务。除此之外,账面只有 2.14 亿元的 ST 新光还准备收购中国传动部分股权,这笔收购至少需要 83 亿元。

  盲目扩张,过度举债的新光集团终于承受不住了。自 2018 年 9 月债券违约曝光后,新光集团接连爆雷,违约规模上百亿元,新光集团所持 ST 新光股份,全部被司法轮候冻结。

  出售资产、收缩战线、引进投资,半年来,周晓光夫妇竭力挽救但仍无能为力,最终申请司法重整。

  昔日,周晓光曾说:我们还年轻,凭借我们的人品和勤劳,完全可以成功,就算失败了,即便卖菜卖水果,我们也能养活一家人。

  而今,真到了企业重整的关口,但愿这位不懈奋斗的企业家和她的企业能够度过难关。就像她曾反复回忆自己过去 40 年的艰苦创业经历时所感慨的那样: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与不懈奋斗是分不开的。如果时光倒流,我会对当年的那个孤独、恐惧的 16 岁女孩说,只要你心中有阳光,阳光就一定会出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