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卧薪尝胆,已经成了励志形象

未知 2019-10-11 16:37
勾践卧薪尝胆,已经成了励志形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在落第后写下的自勉联,如今已经被很多人用来激励自己,其中下联所说的,便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复仇的故事。人们对勾践知道更多的都是他的卧薪尝胆,但他却同样是个可同患难,而不可同富贵的人。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都是大国,相互制约。后来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崛起,对楚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楚国为了牵制吴国,又扶持了越国,自此便有了吴越争霸。
 
吴王阖闾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的帮助下,攻进楚国都城,但是在攻打越国的时候,被越军所杀,之后又有夫差继任吴王,开始了向越国的复仇。夫差领兵很快就击败了勾践,还差点将勾践灭国。
 
 
在生死存亡之际,勾践派出文种贿赂吴国宰噽,提出向吴国求和。此时是灭亡越国的最好时机,伍子胥也劝夫差如此做,但是夫差却不听伍子胥之言,收了勾践做他的奴仆。此时的勾践也是真的能忍,硬是靠自己的演技骗过了夫差,最终被夫差放归故国。
 
 
 
 
 
 
 
 
勾践回国之后始终不能忘记自己所做的屈辱,于是便有了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于是勾践开始重用文种和范蠡,逐渐使国富兵强,与此同时,范蠡还煽动吴、晋、齐三国争霸中原,因此他们都无暇顾及越国。
 
后来吴国在和晋国的争霸中战败,勾践带领大军趁机战败吴国,并将其亡国。此后勾践迁都琅琊,积极的与中原各国的联系,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帮助勾践报仇的最大功臣就是文种和范蠡,但是范蠡早就看出了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但不可共富贵的人。
 
一开始的时候,勾践在国内就并非是一个有德之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寡人不慎夭教,无德于民”、“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而范蠡也知道这就是越王的本性,后来之所以忍辱负重,并非是本性,而是一种“非常态”。
 
勾践还有亲近小人儿不敬大臣的行为。当初和吴国作战的时候,范蠡知其不敌,就对他进行了多次劝阻,但是勾践并不听从,所以才会有了后来的兵败被围。范蠡还看出勾践面相刻薄寡恩,结合这种种事情,范蠡最终决定了离开勾践。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功成身退保得性命,而文种则自杀身死,可见勾践为人正应了范蠡所言。虽然他的卧薪尝胆很励志,但他却并非是可共富贵之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