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学子讲述励志求学故事

未知 2020-08-31 12:14
平江学子讲述励志求学故事


勤奋终有回报,阳光总会到来,再听平江学子讲述励志求学故事
 
“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对于贫困学子而言,负担不起的学费或许会是让他们过早步入社会的最主要原因。然而近年来,在岳阳平江,在政策的支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下,已经看不到因贫失学的孩子和因学致贫返贫的家庭。
 
8月26日、27日,由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小风唐教育扶贫基金会、三湘都市报共同举办的“2020三湘阳光助学”活动走进平江县,聆听学子们的励志求学故事。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胡灿 周可 黄亚苹 郭辉 丁鹏志 图 顾荣 通讯员 丁海燕
 
毕业后想回到家乡当老师
 
【学子档案】
 
 
 
李依平
 
姓名:李依平,女,19岁,建档立卡贫困户,毕业于平江七中。
 
高考成绩:559分(文科),被衡阳师范学院录取。
 
笑容甜美,温柔恬静,这是记者第一眼见到李依平时脑海里所想到的描述。然而这个说话时轻言细语,笑起来像春风一般的小姑娘,在学习上却有着一般人难以坚持的毅力。
 
李依平的家位于岳阳市平江县三市镇三新村。走进李依平家中,堂屋里停着一辆自行车,客厅里只有简单的木桌椅和一台电视机。
 
4岁那年,在外务工的父亲回家后,精神状态一直不佳,变得易怒,家里所有开支靠母亲打工来维持。8岁,弟弟出生后,李依平就学会了做饭洗衣,照顾弟弟。
 
从小,李依平便知道,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出路。
 
小学到初中,她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刚步入高一时,李依平的成绩在班上排前20名,但一股好强的劲头始终在她心中涌动,“要想考上好学校必须要进入年级前20名才有希望。”李依平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从班级前20名到稳定在年级前5名,她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勤奋”。
 
高二下学期暑假,李依平在家刷了70多套英语试卷,开学返校后的第一次考试,她的英语从不及格变为年级第一。进入高三之后,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背书。中午,教室中依旧能看到她刷题的身影,困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会儿。晚上复习到12点是常态。“在校期间我几乎不参加学习之外的任何活动。”就这样,李依平一门心思扑在了学习上。
 
勤奋终究会有所回报。近年来,父亲的精神状况有所好转,并在附近找了份工作。一家四口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比之前幸福了许多。
 
在李依平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她认为教书育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高中时,她的班主任沈校林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她倍感温暖。
 
也正因如此,她报考师范学院,计划在大学期间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回到老家当老师。这样既可以照亮更多像她这样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也可以照顾家人。
 
不设固定目标,一直坚持向前
 
【学子档案】
 
 
 
方忍德(中)
 
姓名:方忍德,男,18岁,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已脱贫),毕业于平江三中。
 
高考成绩:548分(理科),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录取。
 
母亲生产时因难产受了不少苦,家里的长辈希望孩子能拥有好的品德,故起名忍德。方忍德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既能吃苦,又品学兼优。黝黑的皮肤,灿烂的笑容,结实的体型,他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走到哪就温暖到哪。
 
“我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母亲有高血压,家里有两个姐姐,二姐正在上大学。”方忍德告诉记者,父亲因多年务工患有腰伤,近年来身体不如从前,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身体也不好的母亲不得不在他高一那年也找了份工作。
 
方忍德的父亲和爷爷从小教育他:读书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初升高的考试中,方忍德并没有如愿考入平江一中,而是以第二名的成绩就读于平江三中,父亲因此还和他大吵了一架。方忍德便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要证明,不论我在哪,都可以考得很好。
 
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身为班长的他,除了学习,还需要参加多种课外活动,但他依旧坚持每天做一套试卷。“我一直都是向前看,当我考到年级前50名时,我就向前20看齐,当我进入年级前20名,我的目标就变为年级前5。”
 
方忍德的笔记本和书本上,写着他对自己鼓励的话语。“985、211,我想,想到睡不着!”“无论结果如何,享受拼尽全力的过程。”字里行间,仿佛可以感受到这位正青春的少年在努力向上的过程中所发出的光芒和热情。
 
今年9月,他即将步入中南林科大的校园,学习森林工程专业。“长沙应该有很多机会,寒暑假有时间我还是计划打工减轻家里负担。”
 
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学子档案】
 
 
 
余绚希
 
姓名:余绚希,女,18岁,建档立卡贫困户,毕业于平江职业技术学校。
 
高考成绩:在今年的对口升学考试中以586分的成绩被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录取。
 
8月29日上午,余绚希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们几个那么努力怎么会被辜负。”配图她与其他3位同校好友的录取结果。
 
余绚希的老家在平江县瑚佩乡鹿石村,一个偏远的贫困山村,父亲身患疾病不能干农活。3年前,原本考上了普通高中的余绚希考虑到家中情况,选择就读职高院校。母亲也跟随她一起来到平江县城,找了份月薪2000元左右的环卫工作。母女二人租住在平江县城关镇康乐村一间十余平方米的小房间,全部的家具便是两张床、一张桌子和几把补了又补的木椅子。
 
然而,从进校的那一刻起,她便在心里下定了决心:3年后,她一定要参加高考并且成功考上大学。
 
入学后,余绚希结交了几位好朋友,她们相约3年后一起踏入大学校门。“我们几个人相约一起学习,高三冲刺阶段每天早上5点起来听英语,晚上在宿舍点着台灯复习到12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互相鼓励。”余绚希说,虽然偶尔也会觉得累,但她知道妈妈更辛苦。
 
每年暑假,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余绚希都会打暑假工。身高一米六的她还在工地上帮人看监控、接电话。今年暑假,她在一家饭店打工了1个月,挣了1800元,花了100多给自己买了个银色的大行李箱,作为自己上大学的礼物。
 
3年前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如今有了好的结果,余绚希的心里既激动又庆幸,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因为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不会被辜负。谈及未来的计划,余绚希说,“大学想考个导游证,这样有时间就可以带父母出去旅游。”
 
助学扶贫
 
不让贫困成为学业绊脚石
 
好好学习除了取得好成绩,还可以获得什么?在平江,这一问题的回答会是奖学金。1992年,平江县成立平江县教师奖励基金会,2004年12月在湖南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登记,2009年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更名为湖南省平江县教育基金会。从此,基金会不仅奖励优秀教师,也奖励成绩优异的学子。
 
2014年,平江县石牛寨镇率先注册成立了乡镇教育基金会,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为当地贤达及村民捐赠所得。此后至今,平江县共有15个乡镇(学校)注册成立乡镇(学校)教育基金会,全县教育基金总量过亿元。其中县教育基金总额2700万元,乡镇教育基金总额7800余万元。
 
除了成立教育基金会,2017年,平江县教育局还制定了“精准助学”工作实施方案,本县户籍截至2017年6月30日建档立卡未脱贫家庭就读子女,均可在享受国家政策性资助的同时,享有县级资助和校内资助。
 
同时,在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推进下,平江县约10万名农村地区学子在校期间享有4元每天的营养补贴,补充蛋白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