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疾巧裁缝 踏出致富路

未知 2021-12-10 15:13

腿疾巧裁缝 踏出致富路 



“他是巧裁缝,更是脱贫致富的典型!”在江西省遂川县碧洲镇白水村,只要提到梁庭珍,村民们都钦佩不已。

梁庭珍是瑶上组人,幼年患有小儿麻痹症,受限于当时的家庭条件和医疗水平,未得到有效治疗,不幸落下了二级肢体残疾。因残致贫的他,代过课、当过裁缝,最后开起了一家制鞋车间,凭借自己的勤劳顽强打拼,踏出了一条致富路。

梁庭珍忙碌着

错失大学,再入校园育桃李

跌倒、站起来、再跌倒、再站起来……这是梁庭珍从小到大不断进行着的行走训练。庆幸的是,他的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后来甚至可以一瘸一拐走路了,虽然有些吃力,他却心中欢喜,因为终于能自己去上学了。

从小学到高中,梁庭珍坚持独自往返学校,且成绩优异。1983年高考,向来勤奋努力的他成绩达到了江西一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可却因为身患残疾无法报到入学,与大学失之交臂,成为了一生的遗憾。

经历这次挫折,梁庭珍决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凭借在校期间的良好表现,他经人介绍,先后在高垣小学、碧洲小学代课。

任课期间,他发现班上读了两个一年级的学生赵某珍还不会数数,就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教室单独辅导,从最简单的识数开始,循序渐进,一步步教识数算数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赵某珍不仅学会了数数,还学会了加减法,逐渐跟上了课程进度。

两年多的时间里,梁庭珍兢兢业业,关爱学生,悉心教授,得到了学生、家长、同事的一致好评。

养家糊口,创业之路勤探索

梁庭珍家中有兄弟姊妹5人,但教师收入微薄,入不敷出,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赚钱养家糊口,他便想着学一门手艺。在亲戚的介绍下,他在裁缝店当起了学徒,靠着聪慧好学,手艺精湛,短短一年就出师了,然后又主动到江西服装研究所进修了半载。

学成归来后,梁庭珍回到白水村开了一家裁缝店,刚开始没名气,店里生意冷清,但他爱动脑筋,肯钻研,无论什么料子、款式到了他手里,都能做得工工整整、别出心裁。迁到更繁华的碧洲镇沿河街后,经过大家的口口相传,街坊邻居都来找他做衣裳,生意逐渐红火起来。靠着技术精湛,他还办了10多期裁缝培训班,前后带过400多个徒弟。

爱人傅平香就是慕名来到梁庭珍店里学裁缝的。熟稔之后,被他的人品和手艺打动,产生了好感。等到谈婚论嫁,岳父岳母听说梁庭珍身患残疾,强烈反对这门婚事。裁缝店生意越发红火,俩人的感情也与日俱增,二老终于被打动了。1993年,梁庭珍和傅平香喜结连理。

婚后,夫妻俩携手奋斗,可小店毕竟利薄,经济始终比较拮据。子女的陆续降生,给小家庭带来了莫大的欣喜,俩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09年,梁庭珍贷款开办了一家专做外贸订单的服装手套加工厂,起初销量不错,但因市场波动,生产几度停滞,只有少量外贸订单,勉强维持着运转。

回馈社会,带动村民共同创富

脱贫攻坚,成了一家子生活转折的起点。

2014年,镇村出于家庭情况的考量,为梁庭珍申请了残联公益性岗位,负责办理民政方面残疾人相关业务。他做事认真,工作负责,热心帮助全镇残疾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帮大家解决实际困难。

白水村干部曾尚寿说,梁庭珍勤快能干,总是热情帮助他,积极参加村里的公益事业。

残联公益性岗位每年有1.2万元收入,家庭经济条件逐渐好转的梁庭珍家于2015年顺利脱贫,并先后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十大脱贫之星”“最美脱贫示范户”。

2019年,在帮扶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下,梁庭珍与他人合伙创办了扶贫车间,主要做来料加工,制作销售童鞋和运动鞋鞋面。

扶贫车间

疫情期间,因货源供应不足,车间出现了短暂停产,但在梁庭珍的奔走下很快恢复。在精心管理下,扶贫车间越办越好,还为周边群众和脱贫户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

如今,车间每年加工鞋面20余万双,主要销往福建等地,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梁庭珍回到家中,妻儿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其乐融融。他边摆碗筷,心里边思忖着,要借力党的好政策,帮助更多的普通家庭致富增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