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大户成长记:吸纳劳动力从8人到300人

未知 2022-09-09 20:21
种菜大户成长记:吸纳劳动力从8人到300人 

秋风起,天渐凉。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苏店晓峰蔬菜购销合作社的特色农产品陆续进入采收期。蔬菜恒温保鲜库前,工人们正将一筐筐绿色的辣椒分拣、过秤、装箱和打包,这些辣椒将被销往南昌、赣州、厦门等城市。
早些年,胡小峰从事蔬菜销售生意。2006年,他牵头成立了苏店晓峰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这也是上党区成立的第二家农业合作社。“成立初期,在我们村流转土地50亩,种植白菜、辣椒。”胡小峰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吸纳当地劳动力从8人到300人。 
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吸纳当地劳动力从8人到300人;从简单粗放的手工劳动到拥有打药机、大型拖拉机、移栽机、深翻机等多种新农机设备;土地经营面积从50亩扩大到700亩。
“近几年,我们的年销售收入接近3000万元,十年前还是不到300万元。”胡小峰说,通过智能化育苗、现代化农机种植,合作社的发展迎来了飞跃。
2018年,上党区全面推进有机旱作农业,苏店晓峰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引进“夏阳50”白菜种植。
为了推进蔬菜产业向区域化、标准化、设施化和产业化发展,合作社前期垫资,把种子、化肥、地膜等物资提供给周边农户,大家等蔬菜销售出去后再将费用给合作社。农户尝到甜头,纷纷加入合作社,一起“抱团致富”。
走进合作社的智能化联动育苗棚,育苗工人正把“夏阳50”白菜苗装上三轮车。
走进合作社的智能化联动育苗棚,育苗工人正把“夏阳50”白菜苗装上三轮车,它们将被送到种植基地,再由合作社的农户移栽种植。
“十年前,大家种地全都直接用种子,一亩地要用十几袋种子。”胡小峰告诉记者,如今通过智能化育苗,一亩地基本只需一袋种子,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50岁的村民靳国兰告诉记者,她到合作社务工已有十多年,一开始在地里摘辣椒,后来管理育苗棚,收入也从每天10元到如今的100余元,“守家在地,家庭和挣钱两不误”。
胡小峰说,他愿继续推进当地蔬菜产业向区域化、标准化、设施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迈向“纯天然、无公害、纯绿色”的有机旱作农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