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企业会计中的“灰犀牛”

未知 2019-08-14 14:31
谨防企业会计中的“灰犀牛”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自身的变化都会导致其所面临问题的不同,要时刻保持警惕,准备应对新的挑战。
谨防企业会计中的“灰犀牛”
谨防企业会计中的“灰犀牛”
“黑天鹅”指的是极其罕见且不可预测的风险。“灰犀牛”是与“黑天鹅”互补的概念,两者都是用来描述后果严重的大事件,但与“黑天鹅”不同,“灰犀牛”是指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
2017年7月7日,《人民日报》在题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评论员文章中提出要“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因此,企业对各类风险苗头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置若罔闻。本文探讨企业会计中存在的“灰犀牛”,并且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一、商誉
目前企业会计中最可怕的“灰犀牛”,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商誉大多产生于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是并购方付出的交易价格大于被并购方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部分,也就是并购溢价部分。
简单举例来说,公司A要收购公司B,公司B账面上资产的市场价格为1000万元,而公司A却付出了2000万元的收购价,那么这相差的1000万元就作为商誉,记在了公司A的资产负债表上。自2007年企业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中因并购产生的商誉越来越多。
谨防企业会计中的“灰犀牛”
谨防企业会计中的“灰犀牛”
图1就展示了2007年至2018年第三季度,我国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商誉净额(商誉与商誉减值准备之差额)总额。
可以看到,近五年来,企业商誉规模迅速扩大,2014年商誉总额仅3343亿元,然而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沪深两市的365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2121家公司拥有商誉,净额共计14943亿元(平均一家7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48%。其中227家公司的商誉规模占净资产比例超40%,72家公司的商誉规模占净资产比例超60%,更有18家公司商誉规模超过净资产。
那么,为什么说商誉是企业会计中的一个“灰犀牛”呢?
众所周知,高溢价的并购热门题材多为新型创新企业,并购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并购的结果不一定总是成功的。据统计,2012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业绩承诺不达标案例仅有3起,而后开始明显增多,2017年已经达到288起。业绩不达标表明并购项目失败,这就意味着并购资产将被减值处理。
因此,虽然“商誉”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资产,但其与企业自身不可分离,并且由于其不具有可辨认性的特性,导致商誉不仅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且还存在被减值或摊销的风险,影响企业当年利润。
2015~2017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分别为77亿元、101亿元和264亿元。其中,坚瑞沃能(300116)的经历就是商誉这头“灰犀牛”爆发后的最好案例。2016年4月,坚瑞沃能以52亿元高价收购沃特玛100%的股权,并因此产生46.13亿元的巨额商誉,2018年的净利润也因此同比暴增11倍。
然而,因收购后沃特玛业绩承诺不达标,2017年底,坚瑞沃能对其收购产生的46.13亿元商誉全额计提减值损失,导致当年业绩“大变脸”,净利润亏损37.34亿元,公司股价暴跌。
2019年初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以商誉摊销的方式来取代商誉减值,更是引起社会广泛议论和上市公司的集体反应。如天神娱乐(002354)于2019年1月30日发布公告称,预计计提商誉减值49亿元,约占其净利润亏损额的63%。
因此,商誉的存在像是一枚“定时炸弹”,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承诺的业绩高增长成为泡影时,对公司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二、股权质押
企业会计中的第二个“灰犀牛”,就是股权质押。股权质押是企业用自身股票向外界融资的一种行为。在我国,质押权人主要为券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和少数企业及自然人。2018年度,沪深两市共有17657笔股权质押行为,其中75%的质权人为券商,12%的质权人为银行,其余则为一般企业、信托、自然人等。
谨防企业会计中的“灰犀牛”
谨防企业会计中的“灰犀牛”
图2展示了2007年至2018年第三季度,我国A股市场质押总股数。截至2018年10月19日,沪深两市共质押6372.51亿股,占总股本9.94%,涉及3485家上市公司。其中,1197名大股东质押超过50%,140只股票的大股东质押持股100%。
那么为什么说股权质押是企业面对的第二个“灰犀牛”呢?原因有两个,一是爆仓风险,二是公司控制权的转移风险。
先来看爆仓风险。目前,股权质押都是折价进行的,主板公司的质押率多在5折、中小板公司在4折,而创业板公司只有3折左右。一般来说,金融机构都会设定一个安全线。市场上的警戒线和平仓线多为160%、140%或者150%、130%。在接近警戒线时,出质股东会被要求及时补足缺口;而触及平仓线时,则有可能会被强制平仓。
这在股市上行或者稳定时都没有问题,然而2018年股市震荡导致部分质押率高的企业随时都有爆仓的风险,如果再加上公司经营的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深陷爆仓风险的公司,不仅会对自己造成损失,甚至还会拖累质权人。
2018年,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和西部证券都卷入了乐视网(300104)股票质押爆仓的纠纷当中,其中,西部证券被迫计提4.39亿元资产减值准备金,超过当年净利润的30%,整体涉及金额高达10亿元。
无独有偶,2018年7月长生生物(002680)的狂犬病疫苗造假曝光后,该公司股票连续32个交易日跌停,股价很快跌破平仓线,虽然事后长生生物给予了质权人兴业证券一定的补偿,但是相比于6.75亿元的融资本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而兴业证券也在事后的一个月内股价相对同业跌幅超过7%。
再来看公司控制权的转移风险。当前,市场中大股东质押股份的现象非常普遍,更有超过百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质押了100%的股份。而这些质押一旦遭遇平仓风险,大股东就会失去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而失去公司控制权。
对于我国民企而言,大部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在其本身,而是聚焦在其创始人的个人身上,一旦股权质押被强制平仓导致公司易主,对于上市公司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因此,2018年华谊兄弟(300027)的王中军和王中磊被爆出大比例质押时,才会引发轩然大波。
正是因为股权质押的风险巨大,2018年10月以来,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希望化解股权质押的风险。
首先是监管层牵头设立“纾困资金”,为上市公司纾解股权质押的困难;
随后,在2019年初,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相关事项的通知》,在制度上予以宽松政策,防范和化解股票质押风险。
即使如此,缓解整个市场的股权质押风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会计中的第三个“灰犀牛”,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会计和税法的计税基础不同,即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造成了影响,影响的项目包括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可抵扣的五年内的亏损和预计员工奖金费用等。
简单来说,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预计未来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然而也正是因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大多来自可抵扣的亏损和各类预提费用等项目,才导致其不稳定性。
2017年,格力电器(000651)预提了684.09亿元的费用和3.02亿元的职工薪酬,形成103.07亿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企业解散,这部分资产会怎样?当债权人要求公司进行还债时,虽然这部分资产存在于资产负债表中,但是丝毫没有用处。
同样,五粮液(000858)于2017年度预提24.86亿元职工薪酬,形成6.21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美的集团(000333)于2016年预提245.63亿元费用和3.44亿元职工薪酬,形成22.79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些资产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另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可抵扣亏损也非常值得关注。可抵扣亏损的意思为,当年的企业亏损可以用来抵扣未来五年内盈利的应缴税款。这看起来确实很美好,但是如果企业五年内不盈利或盈利不足,这些资产该怎么处理呢?
★举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2016年,乐视网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共有7.63亿元,其中6.51亿元是由于可抵扣亏损26.02亿元所导致的。如果乐视网在后续年度中未曾盈利或盈利不足,这部分资产就可以说是“打水漂”了。
事实也证明如此,2017年,乐视网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幅缩减92.77%,该公司称“主要是本年根据未来五年预计经营所产生的应纳税所得额调减因可抵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
简单来说就是乐视觉得自己后面赚不了太多钱了,所以原来用于可抵扣的亏损也无处抵扣了。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多么脆弱。
四、如何应对“灰犀牛”
首先,报表是由一系列程序产生的,程序的好坏决定了报表的质量。而这个程序,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的管理,这是防范“灰犀牛”攻击的最有效的系统方法。
其次,好的会计报表要善加利用,但也绝不能迷信。会计报表有太多的局限性,要看透报表背后的实质。除了会计报表以外,相关逻辑的表外数据更应该关注。
此外,除了企业会计当中的“灰犀牛”,每个企业也都会面临着一个以上的颠覆性的、大概率的危机。对此,企业必须勇于承认并且勇敢面对,而不能讳疾忌医。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自身的变化都会导致其所面临问题的不同,要时刻保持警惕,准备应对新的挑战。同时,危机都有相似性,但也都存在个性,处理过一类“灰犀牛”事件,并不能说明可以处理好今后每一次类似的事件,不能因为类似而产生懈怠,企业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遭遇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阻止未来灾难到来的最佳时机恰恰是在当下的危机发生之后。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处理危机、应对危机,说不定灾难也能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机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