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亿,中国股市的钱被谁赚去了

未知 2019-11-21 11:19
24万亿,中国股市的钱被谁赚去了

24万亿,中国股市的钱被谁赚去了,听听北大教授怎么说

 

最赚钱的地方,80%的人亏损累累

从股市成立到现在,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股市都是所有理财方式中最赚钱的地方;不论价值投资或投机,没几个人能持续战胜股市;

问题出在哪?出在我们自己!我们对股市还没有彻底认识;我们只是以别人的观点,而不是从股市的内在规律下手利用股市赚钱;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是赚钱的大敌;股市的交易模式给你方便逃脱的同时,也丢掉了大量的机会!

群体性人性的弱点是不可能改变的,只有某些个体能改变如特工,心理变态者,或经过强化训练的人,或很小就改变了思维模式的人如巴菲特;

人性成就了10%的富人,80%的人注定陪葬,如果你不能独立,逆向,适时空仓的话!

股市投资,知识只占三成,哲学或价值观占三成,人性(个人特质)如逆反、独立行事、无限耐心(信心或信仰)占四成!欲战胜同类,先战胜自己!

一位大师说过:即使我说给你我的持仓,你也不能坚持仿我!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全世界共知,并往往有更好的买点卖点,可有几个人跟随获利?

人们总是相信眼前,可投资是买卖未来!这需要信仰!坚守!无畏!而坚守比守寡还难!

95%的人选错了股票!5%选对股票的人中又有95%选错了买进卖出时机!这就是股市成功的投资者凤毛麟角的根本原因!

24万亿,中国股市的钱被谁赚去了,听听北大教授怎么说

 

中国股市的钱到底都被谁赚走了?

据统计,从2017年高点至2018年年末A股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15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为何多数散户资金“蒸发”快?

据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业界把这些人统称为“散户”。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财政和券商那样旱涝保收,不可能拥有“大小非”的低成本优势,更没有本事从股市里“融资”,因此,要想在股市里成功,低位买入,高位逃顶是散户赚钱的不二法门。

但自我国股市创立以来,媒体报道过从几万元炒到上亿资产的幸运投资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之一来计,出现的概率不比买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况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赚了点小钱,最后又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亏掉了老本。散户为什么老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者,而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答案是,散户终究只是散户,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户恐惧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场真正跌至谷底的时候,要么被吓傻了,不敢进场,要么是因为手里已经没钱,想“抄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散户很难买在低位。

再者,散户喜欢跟风、追高。当股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已经积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后,多数普通投资者才开始关心股市,这时进场的话,已没有太大的成本优势可言。随着股市进入主升段,“赚快钱”的独特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疯狂炒作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热门股,出于“再赚一点就走”的贪欲考虑,高位进场的多数人不再愿意离场。由于舍不得离场,散户最终的下场只能是在随后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补仓”,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市场总是少数人赚钱

这是一个铁律。

24万亿,中国股市的钱被谁赚去了,听听北大教授怎么说

 

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假设这个市场是多数人赚钱,少数人亏钱,那么,市场将会怎么样?

所谓市场,就是交易场所。市场本身不产生利润。所谓赚钱,无非是一部分交易者从另一部分交易者赚取资金。

假定市场有十个参与者,每人身上10块钱。如果是少数人赚钱,其中一人从另外九人身上赚取2块,这人身上就有28块,另外九人身上有8块,游戏可以继续进行;如果是多数人赚钱,其中九人从一人身上赚2块,九个人身上就有11块钱,一人不但亏光了,还倒欠8块,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

少数人赚钱,市场可持续;多数人赚钱,市场就崩溃了。

这跟彩票的原理一样。如果多数人中奖,彩票行业无法经营;只有多数人落空,少数人中奖,彩票行业才可以持续经营。

所以,市场会用尽一切方法让少数人赚钱,多数人亏钱。

我们可以演绎出什么推论?

1. 市场走势往往与大多数人预期不符。换言之,行情走势往往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外。

我们无法断定自己属于“大多数”,还是属于“少数”,因此,无法准确预期市场。

什么是“无法准确预期”?不是说每次预期都错误。如果是这样,反而好办,我们只要每次跟预期相反操作就行了。“无法准确预期”的意思是,有时蒙对了,有时蒙错了,时对时错,无法确定。

我们可以有预期,但要有可能犯错的准备,预备好应对策略。

风险是什么?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就是犯错的可能性。

2. 表现在交易系统上,第一是任何策略,运用的人多了,就会丧失优势。第二是任何系统,都存在“衰退期”。

①市场上,任何策略,都有它的优势,有它的“一亩三分地”,有它的“亩产量”。运用的人多了,就削弱他的优势,分薄它的利润,导致有些人颗粒无收。

比如,一个市场上,大家运用同一种策略,那么,赚谁的钱?又比如,大多数人运用同一种策略,那么,大多数人赚少数人的钱?这违反了“市场上少数人赚钱”的铁律。

打个比方,一块地,一个人耕作,丰衣足食;二人耕作,勉强度日;十人耕作,半饥半饱;百人耕作,把地耕烂。

所以,有效的策略,要么其硬件门槛极高,像西蒙斯的量化操作:营业部设在交易所旁,直通光纤,信号比任何交易者都快千分之几秒,抢先成交;超大型高速运转电脑;高级算法、高频交易;一流数学家团队。要么是一般人难以执行,像海龟交易法:频繁止损;巨幅回撤;一年没几次交易机会,闲得数完手指数脚趾;间或系统衰退,非有超强心理素质的人,难以完全贯彻执行。海龟交易法的发明人理查德.丹尼斯对记者说:“我说过很多次,你可以把我的交易法则登在报纸上,但没有会遵守它们。”我曾经把海龟交易法教过同事,她用这个方法交易两次就放弃了,埋怨说:“每次都买在高点,卖在低点,太愚蠢了。”

②任何一个策略,都存在“衰退期”。

当市场呈现一定规律性,某些策略绩效较好的时候,市场参与者就会趋之若鹜,跟风采用同样策略。然后,该策略就会丧失优势,进入“衰退期”。比如套利,本来是无风险或风险较小的策略,但是,市场上套利交易者越来越多的话,价差会越来越微,套利机会越来越少。

跟企业一样,熬过寒冬,就能在寒冬之后占领市场,做大做强。交易也一样,熬过“衰退期”,就可以成为市场的胜利者。资金管理,就是帮助你如何渡过“衰退期”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