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究竟是怎么“炒”起来的?

未知 2021-05-27 10:01

国际粮价究竟是怎么“炒”起来的?


从去年疫情席卷全球开始,国际粮价就开始一路飙升,先是各国收紧了出口,紧接着全球粮价就开始直线上升。一直持续到今年,国际粮价仍然在高位运行,甚至还几度屡创新高。

但是我们都知道,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源于供需关系,但另一方面跟炒作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关联。

那么,国际粮价究竟是怎么被炒起来的呢?

1、炒需求

疫情爆发使全球各国都措手不及,粮食问题成为头等大事,一时间各种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在这种情况下,供需发生变化和波动。而资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加大对需求的炒作,加大对供需关系的失衡炒作。

于是,疫情爆发引发需求大增,显性的和隐性的通通被放大。从而使各国都认为需求是个无底洞,尤其对于非发达国家来说,面对这个“无底洞”,谁也不敢保证供给完全应对。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采取的最普遍的态度就是开始对粮食市场高度关注。

2、炒库存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有了关注就不怕没有流量。

为了进一步印证需求是个“无底洞”,第二步就是炒作库存。美国作为全球粮食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大国,对全球粮食库存波动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国际炒家们首先是扩大粮食的库存消耗。粮食消耗除了口粮以外,真正的消耗大头在能源及深加工。尤其在发达国家,机械化作业程度高,于是为了平抑成本,大量的粮食被用来制作乙醇来代替石油进行积极作业,而这部分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再同步夸大深加工领域对粮食消耗,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对库存最大的威胁。

3、炒天气

通过前两步的操作,使大家相信需求无限增大而库存也被大量消耗,供需差距被进一步放大。而这时,发达国家又会拿出屡试不爽的一个杀手锏——炒作天气。

曾经我们的大豆就是因为美国农业部对天气的炒作,称大豆可能受天气影响产量创新低,从而使很多加工企业认为大豆供给严重紧张,于是在高价位时大力购买了很多的大豆。结果大豆不仅没有减产,反而还创了新高。最后大豆价格跌到谷底,许多企业欲哭无泪纷纷破产。也就是通过那一场“大豆战争”,我们彻底失去了大豆的主导权。详见《从生产大国到进口大国,中国大豆背后的“大阴谋”》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所以炒作天气的结果就是产量的骤降,供需差距进一步放大。

4、炒行情

经过前面几步,市场的风向已经刮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制造市场哄抢的局面,彻底把行情坐实。于是,就像当年的大豆一样,很多企业担心后续价格会涨到更高,于是就开始纷纷抢购,一场抢粮大战就这么上演了。

纵观历史,其实每次经济危机的背后都会伴有资本的炒作,而且每次粮食危机也如影随形。

其实,在正常的市场发展中,供需短时的不平衡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以及供需错配等也时有发生,但这都是常态。而投机资本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遇进行大肆炒作,从而拉升物价,从中获利。

当前,全球粮价还在高位运行,而国内方面已开始出手调控,一方面严厉打击炒作行为,另一方面也对大宗商品等价格上涨积极出台应对措施。所以,国内的这场风波已落下帷幕,炒客们也该收手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