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后人今何在?满门忠烈报家国

未知 2021-05-08 19:35

杨家将后人今何在?满门忠烈报家国


对于杨家将的故事,想必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毕竟没有看过关于杨家将的书,也一定看过关于杨家将的影视剧。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着墨过杨家将的故事,比如说秦淮墨客纪振伦就创作过《杨家府演义》,还有著名的熊大木也创作过《北宋志传》、《杨家将演义》的戏剧,这些戏剧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关于杨家将的戏剧之中,主要是讲杨家四代人保家卫国的故事,但戏剧之中难免添加了许多丰富故事内容的人物,比如说杨业的七个公子。

因为在正史当中,记录最多的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

杨业也就是杨继业,是杨家将中的老令公,在正史中是北宋名将,官至大同军节度使。

青年之时的杨业骁勇善战,在五代十国北汉时期便挂帅扫北,平定了雁门。

后来先后归降后汉,后又诚服于北周,此后赵匡胤夺得天下,建立了大宋,杨业成为了宋将。

由于在北汉时期,杨业的对手主要是辽国,对于边防事务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在北宋朝时,宋太宗赵光义授予了杨业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为潘美节制。

这个潘美也就是《杨家将》故事蓝本中的潘仁美,当然,潘美在正史当中也是个名将,并没有《杨家将》故事中那么不堪。

在与辽国作战之中,杨业立下了许多军功,而宋太宗也对杨业非常信任。

在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

在此次征战中,一开始各路大军进行得都非常顺利,而潘美、杨业的西路军更是一路高歌,顺利攻占了寰、朔、云、应四州,但最后却因主力军中路曹彬失利,最终遭到了辽军一路反击。

当时杨业和潘美说不要与辽军决战,因为这里的地势对我方不利。但是当时的护军王冼和刘文裕却不以为然,认为应该找机会伏击辽军,不然一路撤退会使军队疲于奔命,一旦被辽军追上,反而会被重创!

潘美当时也立功心切,并且由于两个护军的坚持,潘美也决定回击辽军,结果正中了辽军的计谋,而杨业也因此而败走陈家谷,最终四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都力战而死。

杨业在被围后粮草断绝而被擒,最后他选择了宁死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杨家的第二代是杨延朗,也就是《杨家将》中演义的杨延昭。

杨延朗从小就喜欢玩行军打仗的游戏,所以长大之后便入伍成为了军人。

杨延朗骁勇善战,且足智多谋,镇守边疆二十几载,成为了辽国的克星。

当时辽国人非常迷信,他们信奉北斗七星的传说,并且认定第六星是专门克辽国的,所以便把杨延朗称之为杨六郎,可见当时杨延朗对于辽国人震慑力。

而杨业的其余诸子,除延朗外,还有延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但在正史中记录最多的只有杨延朗和杨延玉。

第三代是杨文广,在《杨家将》演义之中,杨文广是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儿子,但在正史当中,杨文广却是杨延朗的儿子。

杨文广因为讨伐逆贼张海有功,所以被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

而狄青将军南征广西的时候,杨文广还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

而后经宋英宗提拔,杨文广官至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等等官职。

而在西夏防御战中,杨文广带兵在筚篥筑城,控制要道,防御西夏,立下了军功,所以升至迁步军都虞侯。

当然,和他的祖辈们相比,杨文广并没有立下太多耀眼的功绩,因为他所在的时期,大宋已经和辽国议和,而应对西夏也是以防御为主。虽然他非常有理想,想要收复幽燕之地,可惜当时宋朝积弊已深,无力回天,杨文广的理想也没有实现的土壤。

杨家一门忠烈,大多子嗣儿郎也都战死在了保家卫国的前线,但正史之中自然没有《杨家将》戏剧演义中的那么惨烈,没有所谓的七子去一子回,也没有所谓的潘仁美奸臣当道,但杨家一系始终为大宋尽忠这也是事实。

所以此后杨家一系虽然没有出很知名的将领,但在蒙古大军覆灭了大宋之时,杨家也没有选择投降,而是举家逃亡,开始隐姓埋名,没有为蒙古人效力。

其中有一支便逃到了四川,辗转流离到了梓潼县,当时川渝之地蒙古大军还没有打进来,所以杨家后人决定定居在川内,杨家一系也得以延续至今。

而杨家的杨家枪法也得以传到了37代,其中第37代杨家传人杨开华便从小练习祖上传下来的杨家三十六路枪法。

虽然以现在我们的目光看来,这些枪法或许已经没有用了,但是杨开华却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家族的荣耀,进而他从小苦练,在杨家枪法上造诣很高。

杨开华曾经还用杨家枪法教训过到村里来闹事的恶霸,当时杨开华年纪已经很大了,可是面对这些恶霸他却丝毫不惧,几招杨家枪法使出,便把为首的恶霸给打败,而其余的恶霸也再不敢上前,只能骂骂咧咧地逃跑了。

但是,杨开华虽然练就了一生精湛的杨家枪法,但却也是有苦难言。

因为他的儿子杨鹏对于练习杨家枪法没有丝毫兴趣,他觉得就算练得再好也无法养家糊口,所以他早早就放弃了练武,而是外出打工赚钱。

对此,杨开华非常无奈,因为祖训有规定,杨家枪不外传,自己的儿子杨鹏不学,意味着到自己这代杨家枪法就要失传了。

先不说杨家枪法厉不厉害,但一个历史家族传承下来的东西,一旦后继无人,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的东西都要淹没到尘埃里了。

这也正是杨开华的忧心之处,或者还有一种选择,祖训也不是不能变通的,特别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该改变的就要作出改变,为了让这历史传承感的枪法不至于失传,杨家后人也可以考虑放弃掉不外传的祖训,而是收徒把杨家枪法传承下去,毕竟在失传和祖训面前,孰轻孰重其实也不难选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