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用史诗歌颂英雄人物

未知 2020-08-09 09:15
西方人用史诗歌颂英雄人物



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者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史诗是一种偏向于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用词严谨,歌颂英雄,一般都以长诗居多,从人物性格到人物英雄事迹进行完整的描述。
 
 
 
 
纵观西方的一些英雄人物,多少都有相对应的一统国家的英雄进行史诗级歌颂传播。但是细数中国历史,称得上史诗英雄类型的君王却很少。
 
1.文化底蕴深厚
 
西方的一些国家,文明交流十分频繁。熟知的文艺复兴,发源地是意大利,这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的地方,民间所有的文明偏向于口口相传。相比较中国,西方人虽然大多信相同的一个教,但是却很少有大一统的国。
 
分裂割据般的局势,群众基础就像一盘散沙,识字写字全靠个人意愿,被压迫之下,这些个人意愿的形式主义活动就变得更为稀有了。所以流传下来的都是口口相传的,篇幅又长的史诗,用以歌颂那些英雄人物。
 
但是中国就不是如此,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种大一统的局势,统治者对百姓的管理,依赖于强大的文字基础。国家一统,又是"车书一统",车是驿站,书就是文字。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国家,中央下达的文件需要统一的文字书写,驿站串联传达书信。
 
 
广告666:河南鼎鑫专业模拟药房,药店,动物标本模型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字发展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超越。基于强大的汉字基础,史诗这种文明孩童时期的文学体裁就不会在文明发展的汉字大国,即中国国内出现。
 
史诗世代相传,最终由懂得书写的人统一整理加工形成文学作品,那么先进的文字大国,就不需要这么小儿科的文学体裁了,文字发展太成熟的我国,早就放弃了口头流传的"史诗",更别说一统天下的君王,自然也不可能让史官用史诗记载自己的英雄事迹。
 
相对就是古典诗词歌赋发展繁荣,内容就十分丰富了,除去对英明神武的君王简单赞美,其余的多数都是文人志士的失意感慨,对民生疾苦的哀叹。
 
2.叙事体裁发展缓慢
 
西方史诗占据主导地位,在古希腊文学与史学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史诗和强烈的叙事视角。希腊的戏剧创作很早就得到高度发展,喜剧悲剧随着人们不断演绎而发展繁荣。
 
 
 
 
读过国外一些著作之后,不难发现,经典作品大多记事性比较强,故事完整,由此从故事中表达一些思想。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同,我国古代更加崇尚"道法自然"缥缈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扎根深厚,发展广大,人们就更加偏向于将现实虚幻性表达,抒发升华形式的道理。
 
于此同时叙事文体在文章中并没有得到重视,民间流传的主要以诗词歌赋为主,朗朗上口的诗词赋文发展至顶峰。直到晋朝的志人志怪源起才出现叙事文学,真正的小说发展也要到18世纪才成为文学的一部分。
 
那么编撰史书的史学家,习惯将原始的历史材料加工,将这些素材自由联系并对历史事实分类,转而集中在哲学政治道德当面的讨论上,所以也就不会存在史诗类型的君王。
 
比如四大名著,认真研究会发现,多是对社会的抨击和对人生的感悟,很少有对君王明面上的歌颂或者批判。
 
 
广告经济学考研真题「中公考研」周末班,半封闭班,集训+网校+直播任选,^^「中公考研」针对考研大纲,切片化教学,保姆式服务,...
 
 
3.抒情作品偏多
 
中国的叙事诗一直都不是特别发达,或者说不被文人重视。但是中国的抒情诗,那简直是灿若星河,名家名篇辈出,数都数不过来。
 
并且中国人也愿意去阅读与传唱那些抒情诗作,顺势将自己心里的情思借文学作品传达出来,但是抒情诗也不会大面积出现对君王的歌颂,多是诗人个体的情意表达。
 
文学体裁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民众的间创作习惯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素养。西方的史诗大多是歌颂英雄战绩,英雄人物的胜利鼓舞人心,因此就有了人们对之歌颂赞扬。
 
但是中国自古都偏于含蓄,对于英雄胜利的描述很少,大多都是结合英雄人物失败的事迹进行简单描述并加以评判,哀悼同情更是居多。
 
司马迁在《史记》中项羽本纪,对项羽的描述就是对战败的美化,诗化。以悲壮充斥整篇文章,以悲愤得到文学升华。西方人因英雄事迹欢呼雀跃,高昂振奋;中国诗人多被悲怆忧伤的场面震动,哀婉同情。
 
 
 
 
中国古代百姓长期处于一种封建压制的统治之中,民间对神灵也有着较强烈的推崇。商朝重鬼神,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鬼神思想还是比较发达的。越是远古时期,鬼神思想越重,这也是充满着上古神话和画满了各种神兽的《山海经》穿越千年流传下来的原因。
 
北方有商朝,南边有楚国。楚国是一个"重祭祀,信巫鬼"的地方,楚国与中原相隔甚远,但也是深陷鬼神世界无法自拔,相同的地方就是楚国一样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的史诗,反而产生了另一种文学体裁——楚辞。
 
朝代更替,战乱不断反而使百姓对君王的更换没有太多的关注。因为无论怎样改朝换代,都一样是对百姓剥削奴役,生活照样困苦不堪。
 
崇尚神灵,以神为寄托的平民百姓,会日日烧香拜佛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生活是自己的,百姓不会因为哪代君王能力强大,统一国家而去歌颂赞扬。对神灵的深信不疑,使得古时的中国百姓凡事都将心理寄托至虚无的神灵身上。
 
 
 
 
所以对那些有着雄伟战绩的君王没有过多的依赖与信奉。所以无论是发展繁荣的诗词歌赋,还是生活家常,都是社会压迫下的不满,官场上的失意与人生的慨叹。
 
其实史诗,我国古代还是有的,只是与西方的体裁与内容表达不尽相同。史诗就是最初的口头文学,但是在中国,很早就有了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流行于世,也就是书面文学。
 
而口口相传的多在百姓中间盛行,比如发展最初的《诗经》等,都是口口相传之后,后人整理而得。但是与《诗经》相同时间段发展的也有文人雅士的书面文学蓬勃发展。口头文学很绚烂,可以通过一件重大的事件,让人们抒发情怀,批判赞扬。
 
但是书面文学就需要简略得当,要有文采,要方便人们书写。例如周易的《文言传》,内容都是只言片语,并不是让你激情澎湃歌功颂德的。中国另一个源头——楚辞,以及楚辞直接影响的汉赋,在地位上也与西方的史诗相媲美。
 
 
 
 
比如《国殇》不仅在场面上的描写规模宏大,还带着独有的浓厚的悲怆感,之后发展起来的汉赋,以铺陈为事,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扩大;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之后的发展更是简短却意境深远的诗词过多。
 
所以不能说中国史上没有对君王的歌颂,没有史诗的创作,相比较之下,只是中国的文人墨客,失意者居多,心系天下苍生,雄伟报复难以施展,所以文字都偏向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其实在少数民族地区对于英雄的歌颂也是有很多的,但是在整个历史的发展中,与西方庞大的史诗体系相比,我国的史诗发展趋于平淡。
 
 
 
 
其实整体来讲,中国文化本身就不是特别重视叙事,文人创作往往强调一个意境,就是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除去文学创作,意蕴的影响甚至延伸至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方方面面。
 
如文学上"不求甚解",绘画上讲写意不求相像,音乐也是悠扬婉转,追寻意境,甚至在建筑上,也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国的诗人们也是十分孤高自傲的,强调意蕴,也强调气节,试想如果史事真的让那些"天子呼来不上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们来写君王们能放心吗?
 
中国独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成体系的历史记录出现的特别早,所以文字发展比其他各国都要提早好几年成熟。历史记录是一件非常专业又系统的工作,所以有史官记录史事,民间多为传说故事与诗词歌赋。
 
 
 
 
中国习惯于将历史演绎成文艺作品,并不会去通过文艺作品记录历史,中国还有许多西方没有的,比如律诗,绝句,比如绝句,骈文。在神秘又悠久的大国之中,神灵在百姓心中胜于一切,美好的自由的生活大于现实中的水深火热。
 
中国人,心中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统治与被统治都有着不可明说的排斥,所以跳过对君王的歌颂人们更向往更加自由的大同世界,所以史诗不会存在中国古时的土地上,诗词歌赋小说记事都是以虚幻手段记叙向往的世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