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将薛岳:曾消灭过10万日军

未知 2021-09-23 18:37

抗战名将薛岳:曾消灭过10万日军


1939年9月15日深夜,宋美龄拨出一通电话,谈话持续了整整1小时许。电话那头的人情绪激动、几近涕零,言辞恳切间透出拳拳爱国之心:“我以个人生命做保证,一定以血肉保卫长沙,以死报效委员长”……这人,便是时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的薛岳。

时间回到几天前。白崇禧奉蒋介石之令,亲自至株洲,劝薛岳退守衡阳。因为“长沙乃四战之地”,且武昌、南昌相继失守,长沙形成孤立,没必要作无谓牺牲。但薛岳认为湖南关乎家国命运,必须固守,才能屏障西南。耿介的他断然拒绝,誓死一战,他说:

“战胜,是国家及蒋委员长之福;战败,则我必自杀以谢天下苍生!”

薛岳

几番劝说无果,白崇禧为此置了气,评价薛岳“好大喜功、偏激”。但那番通话打动了宋美龄,她认为薛岳非但不偏激,而是真正的“忠贞为国、苦干苦斗”,在宋美龄的调停下,蒋介石准予了薛岳保卫长沙的请示。

喜欢写日记的老蒋,后来在他1950年的日记中,大骂薛岳“忘恩负义,是白崇禧第二”。那么,这个敢公然违抗蒋介石之命,说出“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的薛岳,到底是何许人也?

众所周知,毛泽东向来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出名,比如他创造的十六字“游击战”口诀,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教材,所以他也颇为自信,对国民党的将领大都看不上,认为他们只是“纸老虎”。但他在面对一个人时,却特别小心,提醒共和国将领们:“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

“伯陵”,是薛岳的表字。

薛岳手迹

我们常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被无数人公认为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第一战将的,必然有拿得出的功勋。薛岳将军抗战多年,尤其在湖南与日军拉锯多年,有力阻止了日军的侵华步伐。

尤其是在长沙会战中,使用 “天炉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全盘颠覆了日军的战略部署,成为抗日战争中消灭日军最多的人。

他也因此获得了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

就连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也在他晚年的回忆录里叹服道: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杜鲁门颁授给薛岳的总统自由勋章

电视剧《长沙保卫战》,就通过讲述长沙会战的悲壮惨烈,展现了薛岳将军指挥下,中国抗日军队与民众“誓与国家共存亡”的伟大情怀。但电视剧受条件所限,并没能将薛岳将军的一生完整展现。

薛岳的前半生

薛岳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在广东韶关一个农樵之家,是客家人,在7个兄弟姐妹中行一。他有个绰号叫“老虎仔”,可见他个性之勇猛。

薛岳出生时,恰逢甲午中日战争,薛岳的父亲深感国耻,便给自己儿子起名叫“薛仰岳”,寄语儿子,要像岳飞一样,精忠爱国,抵御外侵。后来“自负”的薛岳自己改了名,去掉了“仰”字:我不仅仰慕岳飞,也能做出和他一样的成就。

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中薛岳形象

因着这股抱负,薛岳凭借出色的学习能力,进入保定陆军校学习军事,并在1914年,正式投入了中华革命党,1918年,加入了孙中山的革命军,参加了之后讨伐岑春煊的战争。

在革命军中,薛岳凭借过硬的军事本领,先后担任总司令部上尉参谋、第一师机枪连少校连长、营长等职务。更是在1921年,担任了大总统府警卫团的三大营长之一——另外两个营长,则是赫赫有名的张发奎和叶挺。

在陈炯明叛乱中,薛岳多次成功保护了孙中山的周全,成为孙中山身边的坚定支持者,并凭借机敏的观察能力和灵机善变的应急能力,多次帮助孙中山度过危机,在革命军内部初露峥嵘。

北伐战争中,薛岳率领的第一师第三团作战勇猛,尤其在南昌攻守战中,敢打敢拼,成为楷模。

在江西击败孙传芳后,薛岳也成功升任代第一师师长。随后率军一路东进,克复杭州,与友军合围,攻取上海、南京,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不世功劳。

孙中山去世后,薛岳也卷入到了国民党内乱之中,他多次参与反对蒋介石的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也为他晚年的境况埋下了伏笔)。中原大战中,因为意见不被重视,再加上国民党内部政局复杂,心怀不满的薛岳,主动请辞,回家静养。

作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薛岳的生平也带上了一些污点。

他不仅参与了对贺龙、朱德、叶挺等南昌起义队伍的围剿,还在1933年,被蒋介石起用为第五军军长,参与了对我党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对我党的革命根据地,造成了极大地破坏。随后,还担任前敌总指挥,率军对红军长征进行了围追堵截。

吴逸志(左)薛岳(右)

只不过薛岳虽然参与了对我党军队的围剿,却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反对逮捕共产党,但是反对枪杀他们”,从而不受蒋介石喜欢,始终无法成为蒋介石的嫡系。

即使在围剿红军过程中,薛岳也不断“放水”,多次故意贻误战机,甚至对蒋介石的命令阴奉阳违,惹得蒋介石大怒。但是蒋介石为了安抚粤系,拉拢人心,又不得不重用他。

抗战军神,长沙一战成名

抗战爆发后,薛岳第一时间率军北上,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参与到了淞沪会战中。

会战中,薛岳担任左翼军中央作战区总指挥,在江桥镇、小南翔、竹园村等地,和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尤其在竹园村战役中,更是五退五进,给日军重击。但是由于中国军队整体装备和作战能力的落后,薛岳的部队虽然勉强抵住了日军,但损失惨重,十去其三。

1938年,薛岳被调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驻守河南,与日军进行了多次大战。兰封会战中,他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规划,重创日军。随后,薛岳先后担任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等职。

在武汉会战中,薛岳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办法,先在麒麟峰全歼日军铃木联队,随后指挥军队,在三角尖、金轮峰、万家岭、张古山等地,给与了日军重击,先后消灭敌军数万人。

薛岳指挥长沙保卫战

1939年2月,薛岳兼任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主席。9月,日军六个师团在百多架飞机和三百多只舰船配合下,大举南下,长沙会战,即将拉开序幕。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薛岳调集二十一个军、五十二个师的兵力,在赣北、鄂南和洞庭湖沿线部署,全线阻止日军的进攻和迂回,经过二十多天的战斗,日军惨败,损失四万多人。

1942年,日军不甘失败,以四个师团及两个独立旅团为主,合计共约十五万人,在一百多架飞机、两百多只舰船支援下,第二次南下进犯长沙。

薛岳采取层层后退、诱敌深入的作战部署,在汨罗河、捞刀河一带扎下口袋,伏击了日军,日军大败。

当年12月,日军再次集结十二万兵力,第三次进攻长沙,薛岳故伎重施,示敌以弱,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将敌军诱至捞刀河、浏阳河地区,完成了分割包围,第三次击溃来犯日军,歼灭日军五万多人,薛岳也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开创的“天炉战法”,也从此载入了青史,被各国军事家称为历史之作。

所谓“天炉战法”,便是在和日军打完头阵后,节节撤退,利用恰到好处的撤退速度,将日军的进攻线拉长,使其无法首尾相顾,从而变“被包围”为“包围”,并通过对两侧布以精锐重兵,对敌人形成“包饺子”的架势,简直是日军所效颦的希特勒之“闪击战”的克星。

当敌人全部进入决战区域后,再利用敌人整合不及的瞬间,“扎口袋”打断敌人的退路,将敌人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熔炉”中,从而合攻,层层剥皮。即《孙子兵法》所言的: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长沙会战前三次战役,薛岳将这一个看似简单的战术,连续多次使用,歼灭日军十万之众,让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也不得不叹服道:“撼山易,撼薛将军难。”日本人更是将他称为 “长沙之虎”!

1944年5月,日军再次集合二十余万大军,分兵三路第四次进犯长沙。终于攻破了长沙。

长沙失守后,薛岳指挥防线全线后移,并在衡阳大战中,痛击日军。衡阳失守后,他一直在湘、赣、粤边区布兵,和日军进行着持续性对抗。

正因为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他也在1945年10月,获得了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发的一枚自由勋章。

毁誉参半的后半生

抗战胜利后,薛岳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职务,在山东一带,持续对我党进行了攻击。但曾经的抗战英雄,却在山东被我党痛击,连战连败,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更是全军覆没,引起国民党内部众多非议,最终被撤职。

随后国民党败退,薛岳前往海南岛,部署十万兵力,三道防线,企图阻止我军收复海南。薛岳本人也非常自负,称这三道防线是“铜墙铁壁”。

但是在1950年的海南战役中,他的三道防线最终被解放军彻底击溃,薛岳几乎是全军覆没,只身逃亡台湾。

蒋氏父子对薛岳并不重用,委任他的都是一些闲职。虽然和我党作对,但是晚年的薛岳始终反对分裂势力,拒绝在国民党提出的“宪法”修改方案上签字,为此得罪了李 登辉,受到各种迫害。

1991年,李将薛岳任职的“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裁撤,委员会的房屋承租也从公家转为个人。台湾银行故意向薛岳索要高额租金,并于1993年将无力支付的薛岳屡次告上法庭。

彼时薛岳已经虚龄98岁,无奈寄居于朋友提供的小屋里,房间只有几平米大,狭小的只能容下一张床和桌子。

曾经的抗战英雄、杀敌十余万的猛将,迟暮如此,惹人唏嘘。

1998年5月3日,薛岳逝世,享年103岁。从清末民初到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经历蒋氏两代统治……这位巨勋以罕世高龄,亲历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活成了传奇。

可以说,薛岳的一生,有过功绩也有过污点,用毛泽东的评价方式评价他,则是五分功,五分过。

但无论如何,作为抗战史上歼敌最多的中国将领,薛岳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自己名字中 “效仿岳飞精忠报国、抵御外辱”的含义,称他为抗日英雄,毫不过分。

他的一次次抗日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队抗日到底的决心,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足以彪炳青史的大明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