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仕女人物画服饰的特点

未知 2020-04-27 10:14
浅谈工笔仕女人物画服饰的特点


战国帛画中有作品《人物龙凤图》,画一细腰长裙、合掌侧立的贵族妇女,人物服饰线条以白描画法为主,线条轻松而又有力度。在图中,贵族妇女服饰特别,广袖宽松,袖口饰有格式纹样,领部立起,腰部纤细,系有宽带,裙幅如荷花绽放,向上微微翘起。裙色较深,为了突出人物形体,裙上有不规则纹样,整体色调中有透露出背景的颜色,起到了统一画面的作用。这时人物服饰还并不美感,没有色彩,只是略加纹样装饰,并不清楚。
 
 
 
 
 
 
 
 
 
渐渐发展到了东晋,画家顾恺之用重彩画出宫廷仕女的形象。如在《女史箴图》中,描绘仕女对镜梳妆的场景,很明显清楚的看出仕女服饰的变化,仕女服饰基本是宽衣博带。在画中,顾恺之所画仕女衣裙笔法如春蚕吐丝,用高古游丝描的手法是画中线条循环婉转,均匀动人。人物衣带飘洒自如,既形象又生动。虽没有过多的装饰纹样,仅用线条描绘出女史服饰的下摆宽大,使衣裙袖长而且飘逸。每位女史的服饰色彩搭配都非常的和谐,用简单是色彩使服饰更加的整体,为作品增色不少。在女史们服饰搭配上各种不同形态、色彩鲜艳的飘带,给人以飘飘欲仙、雍容华贵之感。
 
 
 
历史推进,服饰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尤其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加速了文化的发展,工笔人物画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随之中国仕女人物画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隋代时期就已兴起的短衫高腰长袖型的服饰,基本是以襦衫与长裙搭配为主,然后辅以半臂、帔棉以及带饰为主要特征
 
 
 
 
 
 
 
 
 
工笔人物画发展到唐朝是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但它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自宋元以来,人物画逐渐走向衰落,山水画、花鸟画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因而工笔仕女画的发展也不容乐观。
 
 
 
到明代,出现一位画仕女画的画家,为“明四家”之一的唐寅,他的《王蜀宫妓图》中,有对仕女服饰的细致描绘。此画是他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其中,人物服饰较前朝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画中宫妓服饰外传为“比早”,是一种无领也无袖的对称襟式半长上衣,通常为青年女子日常穿着之用,内穿的“被子”多为合领或直领对称,衣长与裙齐,衣襟敞开,两边以绳带系连,领上多加图案纹样,让服饰并不单调。图中衣服设色鲜明,有浓淡、冷暖的强烈对比,也有相近色彩的相互搭配,使整幅图的色调既丰富又和谐,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
 
 
 
研究中国仕女人物画的服饰美,不仅仅是增加我们对于美学认识的延伸,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工笔绘画中对仕女人物的观察概括,也体现了一种社会等级秩序。服饰发展形色各异,并没有任何规定限制,发展至今,更是随心所欲,人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着衣方式,可以色彩斑斓,也可以清新淡雅,无需考虑自己身份高低,地位尊卑。
 
 
 
 
 
 
 
 
 
但在古代,有着明确的等级制度,在工笔仕女人物画中,几乎没有人去描绘普通市民阶层的人物服饰,仅仅是宫中贵族妇女变成画家笔下的妖娆人物,服饰美在贵族人群里才得以体现。身份越是尊贵,就越是值得细致描绘,作为画面的装饰美之用,仕女服饰通过用各种线条描法去表现各种衣纹组织、表现衣物材质,色彩也是极其配合线条的运用,色彩也比较鲜艳浓重,是服饰具有高贵而不庸俗之美。
 
 
 
工笔仕女画发展至今,几乎很少有人专门去描绘仕女,为仕女作画。以上是我认为比较典型的工笔仕女人物画服饰描绘的典型作品,但并没有做更加深入的剖析与研究,仅仅通过视觉的观察,通过感官让服饰美伏与笔下。古代仕女画中的服饰美体现出不同时期人物穿着的个性,也对后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