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传递我国经济三大信号

未知 2022-10-18 09:48

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传递我国经济三大信号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在谈及过去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时,我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向记者们列举了一组数据: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GDP从5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114.4万亿元,我国经济占国际经济比重从11.3%增至18.5%,人均GDP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

10月17日,我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

未来,我国经济走向怎样、粮食饭碗怎样端、动力安全怎样守、对外敞开怎样坚持……17日,中共二十大新闻中心首场记者招待会开启,约90分钟的时间里记者们连续发问。针对我国经济的关心,三位官员一一作答、回应关心,传递出我国经济的三大信号。

我国经济耐性强大、潜力巨大

当时,国际局势杂乱严峻叠加新冠疫情多点发出,我国经济面对的“三重压力”仍未减轻,经济远景怎样?

赵辰昕直言,受国内外环境改变影响,当时经济运转中仍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开展还面对不少困难和应战。“但更要看到,面对超预期要素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耐性和巨大的潜力。”

他指出,我国有14亿多人口、国际上最大规划的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划的商场优势,加上完整的工业体系、齐备的工业链、日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赵辰昕以为,这些条件为各类企业开展供给了巨大机会和广大的商场空间。

“最近咱们做了很多监测,我国动力配备、石化配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要点设备订单都在大幅增加,这是非常喜人的。这些都为相关上下游企业供给了可贵的机会。”赵辰昕说。

 

图为中新社记者在分会场提问。

关键领域守住安全底线、提高安全才能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才能,其中包含“保证粮食、动力资源、重要工业链供应链安全”。

——为了保证我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表示,要落实“藏粮于地”,加大犁地维护和农田建造力度;坚持“藏粮于技”,强化现代种业等科技支撑;优化出产布局,增强粮食综合出产才能;加强收储调控,在更高水平上完成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展开节粮减损,促进粮食节省和营养健康。“未来,咱们有基础、有条件、有才能、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我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广大。”丛亮说。

——为了守住动力安全底线,国家动力局副局长任京东谈及我国怎样要点从固本强基、有序替代、危险管控三个方面守住动力安全底线。详细看,要力求到2025年,国内动力年综合出产才能到达46亿吨标准煤以上,也要保证到2025年非化石动力消费比重到达20%左右、到2030年到达25%左右,此外要坚决保证人民群众出产日子的用能安全。

——为了不断提高工业链供应链耐性和安全水平,赵辰昕表示,要锻长板补短板、安稳工业出产、优化工业布局、深化敞开合作、强化危险防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布景下,他特别提到,要全力杜绝随意关停工业链要点企业和涉及民生保供的要点企业,坚决避免疫情防控的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努力保证工业园区有序运转、企业可以正常出产经营。

 

图为记者在分会场参与记者招待会。

我国三个决计不会变,敞开大门越开越大

国内外有一些声音以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否就意味着我国要在对外敞开上进行大幅缩短,甚至讲要搞自给自足的经济?

“这种理解是过错的。”针对这样的误读,赵辰昕明确回应,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造,我国也早已同国际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同全球很多国家的工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商场自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赵辰昕直言,我国扩大高水平敞开的决计不会变,同国际共享开展机会的决计不会变,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敞开、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开展的决计也不会变。未来我国敞开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国开展将为地区和国际供给更多的机会、注入强劲的动力。

在你来我往的问答中,赵辰昕还借机将招待会变成了招商“推介会”。现场他对外国记者喊话:“这里有很多外国记者,利用这种场合,期望咱们了解并帮咱们作介绍。咱们欢迎各国企业来我国出资兴业,继续一起共享我国的开展红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