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变成“送礼节”,商家眼里不能只有

未知 2019-09-12 11:03
“教师节”变成“送礼节”,商家眼里不能只有钱

每年教师节期间,送礼的话题就会成为不同程度的热点,送或不送,收或不收,成了家长和老师左右为难的选择。近年又出现了新的花样,无处不在的商家成为推手,搅了一摊浑水。

9月10日,就有市民反映向媒体反映,教师节当日,京东、星巴克等商家就推送了教师节送礼品卡的广告,除鲜花、钢笔等物品外,甚至还包括带有储值功能的礼品卡。

如此行为,就是在变相提醒家长送礼。

“教师节”变成“送礼节”,商家眼里不能只有钱

不得不说,商家为了促销,可谓动足了脑筋,但凡是个节日,都想薅一次羊毛,只是脑子不用在正途,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商家如此煞费苦心地“鼓动”家长购买教师节礼物,实则是破坏最纯洁的师生关系,也是破坏教师的光辉形象。

自古以来,我国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学生在教师节为老师精心准备一份礼品,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是纯真情感的自然流露。

当代社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少家长为了让老师关照孩子,煞费苦心地送老师贵重物品,甚至还有家长鼓动全班集资为老师购买教师节礼物,以至于一些地方的教师节,一度演变成了“送礼节”。

设立教师节的目的,是为了向所有教师表达崇敬之情,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感谢他们为社会培养人才,也是为了借节日引导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

一旦教师节慢慢变成了“送礼节”,设立教师节的初衷就变味了。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大大地破坏了教师节应有的意义和氛围,更败坏了教师及教育行业的形象。也与当下提倡的勤俭、文明之风格格不入。

送礼,让师生之间关系变了“味”,让单纯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隐藏的“交易”。这种行为不但不是尊师重教,反而是对这个行业的侮辱。

不仅如此,社会上的送礼之风一旦蔓延进了校园,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2014年7月,教育部发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设立6条“红线”,其中包括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教师节”变成“送礼节”,商家眼里不能只有钱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谈教师节送“礼”

实际上,一张卡片,一束鲜花,几句真心感谢的话语,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就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不少老师表示,收到学生亲手制作的卡片,看到家长真诚感谢的话语,就心满意足。

的确,只要是真心,都会让老师们内心感动。这种真心真情,又怎是一份厚礼、一张购物卡所能替代的呢?

回过头来看,京东、星巴克等商家在教师节这一天推送的各种礼品甚至购物卡,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礼物装扮得多么奢华靓丽,在孩子们的真诚话语面前,都是微不足道和不堪的。

而商家再好的“点子”一旦偏离了正道,触及了底线,都是违背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真挚的师生关系,不是贵重的礼品可替代的;而维护良好的的师生形象,也需社会从一点一滴做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