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軍事訓練中的“老大難”問題?

未知 2020-04-19 09:07
如何破解軍事訓練中的“老大難”問題?

問題清單中“老面孔”不見了

解放軍報訊  特約記者孫利波、通訊員婁寧報道︰春寒料峭的祁連山麓,兩架無人機悄然升空,在茫茫夜色掩護下秘密抵近“敵”防御高地展開偵察。看著一組組情報信息順暢流入“中軍帳”,戰場態勢一覽無余,參加演習的第76集團軍某旅三級軍士長李長勇很是欣喜。這次成功的夜間偵察對于該旅來說意義重大,它標志著以往夜間偵察效率低、準確性差等問題得到解決,該旅軍事訓練問題清單中又少了一個“老面孔”。

前不久,這個旅采取集中考核的方式,對去年軍事訓練問題清單里的30多個課目進行檢驗評估,17個制約戰斗力建設的“老大難”問題成為歷史。

建立問題清單是這個旅推動訓練瓶頸問題解決的重要舉措。兩年前,該旅從裝甲旅調整改編為合成旅,新專業增加了不少,訓練中出現的新問題也增加了不少。為補齊短板,從旅機關到各營連,各級紛紛將訓練、演習中暴露出的問題拉單列表、掛賬銷號。這一做法雖有效促進了許多問題解決,但時間一長,大家發現,“清單”不停更新,有的問題卻總是難以解決,成了“霸榜”的“老面孔”。

“發現了問題不徹底解決,就變成了‘問題秀’。”議訓會上,旅黨委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剖析。他們認為,“老大難”問題之所以得不到解決,有難度大的客觀原因,更在于缺乏一抓到底、久久為功的決心。為此,他們組織了一批訓練骨干,把“老大難”問題列為靶標,采取集智攻關、考核驗收的方式,定實責任主體、明確解決時限,力爭清除清單中的“老面孔”。

破解“老大難”,得啃“硬骨頭”。某型無人機夜間飛行偵察由于風險較高,一直是個訓練“盲點”。受領無人機夜間偵察課題後,李長勇和戰友從熟練掌握無人機夜間操控、實時變化偵察視角等方面入手,經過10多次的實踐探索,終于打通信息鏈路,實現了夜間偵察信息實時準確傳輸,戰場態勢快速呈現。

為鼓勵官兵鍥而不舍攻堅克難,該旅黨委進一步修訂完善《軍事訓練獎懲措施》,細化單位和個人獎懲標準。去年年底,2名連主官因帶領官兵破解多項訓練難題、單位訓練成績突出,被破格提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