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财政与军事的平衡

未知 2020-07-30 10:32
崇祯财政与军事的平衡



我们的逸仙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周礼中记载获者取左耳,春秋战国之际作战以取敌人左耳朵作为报功领赏的依据,秦军则以首级为依据。在青铜冷兵器时代,秦朝在商鞅变法下国力强盛,秦始皇并吞八荒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伟业。这一旷世第一的版图下是秦朝强大的军力做支撑,尤为称道的是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
 
这种制度规定阵上获取敌人首级是获得军功的最重要标准,军队中的军功评定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于是带着弓箭和青铜长短兵器的秦朝军队成为虎狼之师。但是这个制度到了明朝也被采用,却没有挽救大明朝内忧外患的局面,反而副作用明显,这是为何呢?且看当时的明清大战中的这一制度执行的效果如何。
明朝崇祯二年袁崇焕率领各路人马与清军血战,从中午一直打到下午六点钟终于击败敌军。隔天又战清兵退,京城之围解开。双方鏖战的时候,崇祯派遣官员执着尚方宝剑,督战,以灭虏为期,不以获得敌人首级数目来封赏。
 
广告如果不想穷一辈子:读懂三不卖七不买是关键,可惜无人知晓
什么叫以首功来论赏,这就是依据将士手中的敌人脑袋的数目来封赏领银子。崇祯宣布参战人员都一律提拔或者给赏钱,不按照割取敌人的头颅数量论功。因为大敌当前崇祯担心将士只顾割取敌人尸体上的脑袋影响战斗。
十七世纪的明清北京大战,明朝政府行赏的依据还是落后的以物换钱的方式。李祈的笔下记录了明朝上百次的检验首级的活动,多的上百颗,少的一两颗。崇祯拖欠军费常年不发,很多时候领赏都打欠条,或者是给赏红,朝鲜抗倭也是验首级。这自然存在很多假的首级。
赏红就是赏红布,一可以做衣服穿,二可以辟邪。明末国家长期拖欠军饷,用大量白银奖励军功。最大的弊病就是为了多得银子而滥杀,验首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孩子和被强迫的顺民被杀的现象。军中痞子更会加剧这种现象的发生。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记载明朝官员俸禄非常低,二品官一年才一百五十二两,割一个首级就能得到五十两。自然当兵的会趋之若鹜了。但是实际上在白银非常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激励制度并不能很好的实施。‘
祖大寿在明清北京大战之后,因为袁崇焕被逮捕入狱,京师人对辽东部队非常有意见。认为是他们引来了清兵,祖大寿一气之下率部返回辽东。祖大寿向崇祯帝提出,除了赦免袁崇焕外,还要给军队每人五两银子。以区区五两银子来要挟皇帝,可见当时的欠饷银的问题多么严重。
当时的祖大寿被孙承宗劝回来之后,从山海关出发打击留在各地的清军,获得大捷。朝廷开了庆功会,但是朝廷赏的只是几匹红布,因此兵丁大怒说了怪话,被孙承宗责骂,祖大寿之后从旁劝退。兵丁们提着脑袋要银子,没想到却是几匹红布作为赏红自然不高兴。这跟水浒传梁山兄弟喝了朝廷的御酒觉得味道不对大骂是一个道理。
 
广告7月30日重大事件,1200亿资金进场,这3股马上买入或将暴涨!
不仅关外的欠军饷,关内镇压农民的军队也同样如此,只发给奖状和象征性的红布,却不兑现现金。因此勤王的军队到处掠夺百姓,用敌人首级来论赏导致滥杀无辜,匪也抢,官也杀大明百姓真的没有活路了。
不过李自成攻入北京多尔衮追杀到山东获得大量的金银和丝绸布匹看出,其实朝廷并不真正缺银子。崇祯主持下的军队的欠饷,又要兵丁凭人头领赏,不知道军事开支的糊涂账怎么算。
这一制度在青铜兵器时代运用到铁兵器过度到热兵器的明朝,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明朝本来国库就比较空虚,尤其是缺少白银。明朝财政溃烂和军队制度落后是这一制度没有与时俱进获得效果的重要原因。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人生几度凉,要说烦恼有,何处是尽头,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再大的心,也装不下世间小事,再小的心,也可以装世间大事,每个没心没肺的现在,其实都有掏心掏肺的曾经,每个有声有色地爱过,其实就是有滋有味地痛过,才能体会真正的情感,爱简单,情很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