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未知 2019-09-24 16:28
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早在2003年,就将“信用安徽”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861”行动计划的六大基础工程之一。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省政府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列入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推进“信用安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和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两年专门致函省政府,对我省信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2018年,国家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第三方评估我省居全国首位;今年8月,合肥、淮北、芜湖、安庆4市入选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7月末,我省8市信用监测排名进入全国前50,总数居全国第一。

一、信用制度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以五年规划纲要为引领、以专项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年度工作要点为保障的信用制度建设工作特色。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作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和省信用办围绕信用平台建设、信息归集、联合奖惩、信用监管,以及政务、个人、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等,制定出台了30余项信用制度文件。省信用办建立工作协调和考核制度,明确年度工作要点,开展目标绩效考核,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底正式上线运行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简称“省信用平台”),经过持续优化升级,现已建成“1+1+1+N”的平台架构,即:1个“信用安徽”网站,1个数据交换平台,1个数据中心,联合奖惩、信用监测等多个业务系统,成为上联国家、下接地市、横跨部门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枢纽。截至目前,省信用平台已归集全省16个市、47个省有关部门共7721类近12亿条信用信息,其中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用信息超3000万条。省信用平台已与安徽政务服务网、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市政务服务大厅等全面对接,实现信用信息实时共享和一键查询。

三、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在国家44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基础上,率先印发实施覆盖46个省有关部门、包含350条联合奖惩措施的省级联合奖惩措施清单;省有关部门出台18个重点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发布“黑名单”信息42.2万条。二是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信用核查,加强事中事后信用监管。截至目前,省信用平台和“信用安徽”网站累计提供信用核查超200万次,出具信用查询报告2400份,奖惩结果反馈5755条。三是在旅游、税务等14个领域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覆盖企业总数达166万户。大力推广“税融通”“信易贷”等“信用+”业务,已累计发放贷款超600亿元。四是落实国家关于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部署,7月份以来,共审核同意250家企业信用修复申请,430条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从“信用中国”和“信用安徽”网站删除,有效帮助企业重建信用。

四、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不断发力。2017年以来,专项开展了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失信整治,已完成170起政府机构失信案件、3203家涉金融失信企业、27家电子商务失信企业专项治理。特别是2018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文明委部署要求,大力开展19个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失信曝光和联合惩戒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大量的失信行为得到纠正。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的失信治理月度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我省每月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均保持在3%以上,稳居全国前10位。

五、信用创新示范效果不断显现。一是加快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一市三省联合发布区域信用建设规划,共同创建首个国家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在信用制度标准统一、信用信息互联共享、重点领域信用联合奖惩等方面密切协作,加快区域信用一体化进程。二是城市信用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合肥、芜湖、淮北3市信用监测排名进入全国前10、全省8市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合肥、淮北、芜湖、安庆4市入选全国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宿州、阜阳、淮南等市正在积极申报创建。芜湖市入选全国首批守信激励创新工作试点城市。三是全省首批32个乡镇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依托各地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信用信息。截至6月底,共采集农户信用信息1130.94万户,小微企业信用信息74.4万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