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秘辛之王权旁落:齐威王?秦武王?

未知 2021-10-16 11:30

东周秘辛之王权旁落:齐威王?秦武王?


战国时代,我国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春秋时期的小国林立,逐渐演变成了七国争霸。与此同时,士人阶层逐渐兴起,游走在各国君主之间。刘向所编集整理的《战国策》就是记载着战国时期士人与各国权贵之间权力游戏的历史奇书。从今天开始,我将为大家一一解读这些权力游戏背后的故事。

禹夺九州,乃铸九鼎,自那时起,九鼎就成了中原政权的象征。随着秦国实力的逐渐增强,历代秦王也开始窥伺周朝神器。秦惠文王就是这样一个秦王,一向有问鼎中原的志向。秦惠文王一直希望大秦能够成功东进,然而,周与韩是秦国东进的最大阻碍。

考虑到这一点,秦惠文王决定在自己在位时,一举灭掉周与韩,为后来的秦王彻底扫清障碍。于是,一场秦军兴师求九鼎的好戏就这样上演了。当东周君接到秦王索要九鼎的信函时,内心十分担忧。他并不想献出九鼎,于是只能问策颜率。颜率认为,当时的天下,只有齐威王能够与秦惠文王抗衡,于是决定到齐国借兵。

来到齐国之后,颜率向齐威王简单介绍了东周君目前遇到的境况,“大王,那秦王不讲道义。我东周君思忖,不如把九鼎给齐。得到九鼎,大王必然可以统一天下,请齐王您早日出兵。”齐王一听大喜,立刻让田忌发兵五万去营救东周君,秦王果然退兵了。秦军退兵之后,齐国也开始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当然,这次东周君依然不想给。

于是,又派颜率前去说和。颜率到齐国之后,马上摆出一副一脸无奈的样子,“大王,我们不是不给九鼎,实在是不知道从什么途径运到齐国。”齐威王计划从魏国或者楚国借道,但是颜率都以这些国家也窥伺九鼎为由而拒绝了。看到齐威王依然不死心,颜率直言九鼎沉重,要迁运到齐国花费的物资人力巨大。当年,周从殷夺走九鼎时还用了81万人,这还不算等量的兵卒和器具。颜率这是委婉地告诉齐王,就算现在攻打周,齐王目前的实力还不能以一敌六。

齐威王一听,虽然觉得有道理,但是还是十分不悦地说,“罢了,你们不过是不想给罢了。”颜率考虑到这次是周天子理亏,便态度缓和地说,“真的是没有好的运送路线,我国才没有贸然迁运九鼎的啊。”齐王见颜率已经软硬兼施,便只好吃了哑巴亏。颜率就这样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东周君违约的过错推给了别人,让齐王知难而退了。

光阴荏苒,秦惠文王驾崩之后,秦武王上了位。这位秦武王可就不会这么客气地求九鼎了,而是直接决定发兵宜阳。秦廷之中,君臣之间展开了一场论战。樗里疾反对武王的建议,认为此时伐韩容易被赵和魏进攻。而甘茂则认为此事不难,只要带金银去游说魏王即可。秦武王三年,甘茂游说魏王成功,魏王决定和秦王一同进攻韩国宜阳,共享分韩之利。

东周君和大臣赵累一听说秦王想要进攻韩国,也开始互相辩论起来。东周君认为韩国宜阳有十万守军,楚国大将景翠又已经率兵前往,再说了韩国的相国公仲也还有二十万军队呢,秦军这次一定会吃亏的。然而,赵累却认为,甘茂这次进攻宜阳,宜阳如果破了,那甘茂就会成为周公旦一样的大臣。然而,如果败了,他就在秦国无法立足了。而且,秦王本人,年轻气盛,如果不攻破宜阳,他也会觉得耻辱。所以宜阳必破。

东周君一听赵累这样解释,一下子就害怕了,忙派赵累前去游说景翠。赵累见到景翠后,进言道,“将军您已经成了楚国的执圭,官职也升到了大司马。打赢了秦国,封无可封,会引来楚王的猜忌。打败了,也会被楚王杀死。还不如等秦国夺走宜阳之后,再进兵。秦军害怕楚国攻打他的疲惫之师,必然会献出宝贝给您,而韩国也依然会感谢您的帮助。”

后来,秦军攻下宜阳之后,景翠果然出兵,秦军为摆脱楚军纠缠,献出了煮枣城贿赂景翠。韩国虽然失去了宜阳,但是避免了被秦国继续掠夺其它城池,因此也向景翠献出重宝表示了感谢。景翠得到两份礼物,也十分感谢东周君。

此事之后,一方面,由于秦武王开始处理秦国内部的魏国来的士人,比如张仪等人,秦武王和魏国的友谊并没有维持多久。另一方面,景翠事件也让秦武王意识到,楚国不容小瞧,要真正灭了韩国,还要除掉楚国。于是,私底下,与越国达成了共击楚国的秘密协定。而主张征伐韩国的甘茂,也没有因为宜阳之战,成为周公一样的大臣,反而在秦昭王时期因为种种事端在秦国没有了立足之地。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韩国甚至三晋对周王室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晋如果没有了,那么周天子的地位也就差不多了。然而,有的时候,周王室也会因为要维护自己,而打三晋的小算盘。

一次,秦王决定向东周君借兵讨伐韩国,东周君担心借路给秦国,就会得罪韩国。可是,不借路给秦国,又怕被秦军征伐。于是只好问计史黶,史黶建议东周君先后这样游说韩国与秦国,这样就能两不得罪。游说韩公叔的说辞是,“秦国之所以借道东周就是相信我们东周,如果公叔您贿赂给我们东周一些土地的话,那秦王自然就不信任东周了。”

游说秦王的说辞是,“韩国硬塞给我们土地,就是想让秦王怀疑东周,我们主君不敢接受这才禀报秦王。”经过了这样的游说,东周君不但得到了韩国的土地,还遵从了秦国的命令。由于韩公叔曾经担任过韩宣惠王和韩襄王两个国王的相国,所以我们无法确定此时的秦王是昭王还是惠文王。但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东周君对韩国的态度与对待其它六国一样,那就是在恐惧和服从中还带着一丝算计。

更有意思的是,有的时候,周王室还很注意维护自己的表面形象。一次,韩、赵、魏三国围攻秦国,东周君派相国出使秦国,由于怕秦国慢待自己,东周君竟然停止了这次出使任务。这时,有个东周士子游说东周相国说,“现在,秦王对东周君的态度尚不可知,如今的秦王很想知道三晋的动向,不如您去游说秦王,说自己可以代为侦查三晋,这样秦王必然会尊重您。”

作为奴隶主阶级的领袖和军功新贵族扶起的霸主,周与秦之间的斗争十分有趣,看似弱小的东周君一次次依靠着游说和出卖其它国家,完成了向秦国的苟延残喘。然而,苟延残喘毕竟只是苟延残喘,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秦国逐渐一家独大,不再惧怕周王室。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西周被灭,七年后,残存的东周也亡国了。周与秦的权力游戏最终以秦的胜利而告终,而中国也被后来的一些西方国家称为秦啊斯坦或者秦尼斯坦,中原的第一次大一统局面正在上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