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的江南为什么也会呈现粮荒?

未知 2022-05-07 14:40

“鱼米之乡”的江南为什么也会呈现粮荒? 
 

自古以来,江南都是一处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的地方。江南地区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这里一向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到了明朝晚期的时分,一向盛产粮食作物的江南却呈现了稀有的粮荒现象。一位叫叶绍袁的晚明文人在《启祯记闻录》中对其时姑苏城内的状况做了这样的描绘:每斤大米的价格上升到90多个铜钱,大街上有无数衰弱的乞丐,很多的人死于饥饿,城中许多住宅都人去房空。作为其时全国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姑苏尚且如此,江南其他地方的状况就更是不堪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了明朝晚期,身为“鱼米之乡”的江南也会呈现粮荒呢?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明朝晚期江南地区之所以会呈现粮荒,主要是因天灾人祸所导致。这种观念并没什么过错,但却不是悉数原因,乃至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明末尽管天灾频频,但江南地区整体状况尚好,绝不至于到青黄不接的程度。而其时土地兼并现象虽很严重,但权贵们也不是傻子,不会将大多数人逼上死路,究竟一旦秩序溃散,影响最大的不是一穷二白的大众而是权贵自己。因而把明朝江南地区粮荒的“黑锅”扣到天灾人祸身上其实有点站不住脚。事实上,形成明末江南地区粮荒的最根本原因与明朝后期的对外贸易休戚相关。

明朝统治者在对外展开贸易方面情绪一向比较保守,经常是敞开一段时间又封闭一段时间。但无论朝廷多么不希望与其他国家经商,民间老大众想通过对外贸易发财的愿望却是很难被禁止住的。因而在贸易禁令催生了明朝中期的很多私运现象。随后朝廷加强了对私运的冲击力度,成果却形成东南滨海倭寇横行。朝廷不给生路,私运商们就爽性明抢。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旨废除海禁,答应民间私人船队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自此,明朝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其时世界各地对产自明朝的茶叶、生丝、棉布有近乎无限量的需求,因而只要将这些产品通过海路运至东南亚(主要贸易地点是马尼拉),就能与占据此地的欧洲商人进行交易,从而获得丰厚赢利。

跟着贸易量的不断扩大,江南的明朝大众们很快就发现出售粮食不赚钱,但出售桑叶和棉花却能获得很大收益。于是,江南地区大批犁地不再种植谷物,而改种桑树和棉花。本来盛产粮食的江南“鱼米之乡”到十七世纪初就已经需求通过从外地购买谷物来处理粮食缺少问题了。

在太平盛世的时分,江南大众的这种做法显然没什么问题,假定种桑树可以赚三两银子,种谷物只能赚一两银子,那么将出售桑叶的钱拿来购买满足的粮食还能多出许多盈余,这账怎么算都是赚的。然而,到了明朝晚期,天灾和战乱重复侵袭着这个死气沉沉的帝国,大明王朝呈现了全国性的粮食缺少,这对江南地区的大众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能从外地购买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但大众对粮食的需求却并没有下降,所以江南地区的粮价就涨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普通大众根本买不起,而他们手中很多的桑叶、棉花却因无法及时出售形成很多囤积,变得一文不值。成果,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却因粮食缺少导致经济环境全面恶化,呈现了十室九空,饿殍遍野的人间惨剧。

从明朝江南地区的惨痛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今国家再三着重要守住18亿亩犁地红线不动摇的政策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