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铜神兽”走进博物院“虚拟公社”

未知 2022-08-25 20:18

让“青铜神兽”走进博物院“虚拟公社” 

 

这几天,文博圈产生的两件事,让考古和文物又一次挑逗人心。

“虚拟公社”招聘了!自上周末河南博物院发布这个消息至今,重视和求职的流量继续高位运转。“听起来就很风趣”“奥秘族群、保育员,每一个人物设定感觉都有故事,有构思”……众多网友的留言里,满是对“虚拟公社”的等待。

“重达300斤,这只神兽可以说壮得鹤立鸡群!”8月24日下午,考古队员在三星堆遗址成功提取迄今最大青铜神兽。“大口、立耳、犄角、卷发、细腰、长尾、小粗腿,厉害了我的神兽”“头顶犄角上还站了个身穿长袍、身形较瘦的人,神兽是这个人的坐骑吗”……早就是大IP的三星堆,由于上新的最大青铜神兽,让很多人再次脑洞大开,激烈要求考古“大神”解疑释惑。

河南博物院“虚拟公社”招聘引发高度重视,三星堆上新青铜神兽激发激烈求知欲,这既是“文博热”正盛行的生动注脚,也让人们对“文博热”继续盛行的预期更加激烈——让文明资源耐久“活起来”,“虚拟公社”无疑是一个新的打开方式。

数据显现,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文明构思产品开发品种超过12.4万种,实际收入超11亿元。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000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青少年群体是主要人群。今年1月至5月,在最受欢迎的文旅目的地前10类中,博物馆、展览馆排在第4位,95后人群占比达25%。

“看展式交际”之所以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新喜爱,源自博物馆跳出静态的陈设和粗放的说教,越来越多地与教育、科技、旅行等领域跨界融合,将多种元素、多元文明融入展品,寻觅传统文明与现代日子的结合点,演绎出新业态、新形态。网红博物馆不断出现,“考古+盲盒”让文物文创卖到脱销,《唐宫夜宴》《只此青绿》跨界合作推陈出新……平素“高冷”的传统文明“活”起来、“潮”起来,文博业找到了破壁出圈的密码。

在“交际流量是全部流量之源”的场景中,文博“热”起来不容易。有“文创迷”吐槽称,一些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或流于媚世,或因同质化引起审美疲劳。2021年全球选用线上展示藏品、展览和直播的博物馆比2020年增加15%以上,云展览和数字展览成为文博数字化开展新亮点。在文创进入立体化的4.0阶段,文博业想持久热下去,“虚拟公社”的“互联网+”行动,必须多些再多些。

“虚拟公社”将河南博物院设定为一个云端部分,部分职工需要向虚拟空间的虚拟族群进行招聘,首期招聘“九大镇院之宝”的文物保育员。通过他们对文物的保育和互动,带领观众进入文物所处的历史场域和国际,让文物所蕴含的意义得到更广泛的展示。让“青铜神兽”之类的“网红文物”走进博物院“虚拟公社”,咱们便能更好地守护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把文明带回家,让文明融入日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