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的伟大爱国词人

未知 2019-06-15 16:55
壮志未酬的伟大爱国词人





人生天地之间,志气不同。如辛弃疾,则不会安逸于五品闲职,优游苟活。其一心杀敌报国,收复河山。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大多数臣子,不过是为着保其富贵,有如仓鼠、蛆虫,豪无进取之志。辛弃疾既已误入其彀,不得不与之为伍,况且屈居其下,仰人鼻息,愤懑之情,终身难以消泯。无可奈何,终日长叹,付诸吟咏。岂有意于作词,书怀言志,有所寄托而已。冀望着有朝一日,能够一展抱负。



接下来引用辛弃疾的五首词作,叙述辛弃疾的不凡的一生。

一、壮岁旌旗拥万夫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出生于已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北方,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