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百年爱国情怀薪火相传

未知 2019-09-28 19:27


要让百年爱国情怀薪火相传


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表彰了一批全国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树立了国防动员系统的标杆和榜样。为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展示新一代国动人的时代风采,本报将推出部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经验做法,供学习借鉴。
9月23日,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在南开大学召开大学生征兵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习主席给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回信精神,研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征兵工作的改革举措。由此,南开大学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8年南开有23名学子参军报国,今年9月又有16名学生奔赴军营。近年来,从硕士女兵阿依古丽,到“八学子”在军营淬炼成钢,南开大学学生投笔从戎的故事不断激励着全国各地莘莘学子的报国热情。这所名校掀起的大学生参军热潮为何热度不减、温度不降?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了南开大学武装部。
 
  •  

  •  

  •  

  •  

  •  

  •  

底蕴——
“爱国三问”激发师生报国热情
成立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历经百年沧桑。
1935年,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曾发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爱国三问”激发出广大师生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大批热血青年由此投身救国运动,仅在西南联大时期,就有千余名学子参军抗日。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爱国就是南开精神的核心。
在长期和平环境下,怎样让南开精神的底蕴更加丰厚,成为南开大学武装部人员着力破解的课题。通过不懈探索,立体化国防教育格局逐渐形成:寻找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学生求知的兴趣点,制作印发《铭记》《红色》《军魂》《嘱托》《爱国·奋斗》等主题教育手册,把校史校训、时事政策和重大纪念活动纳入德育范畴,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按照“3·1·5”模式组织学生军训,即3天训练配合1次主题教育,按照“打基础、抓规范、促提高、求巩固、出成效”5个阶段,循序渐进组织训练……
8月底,教育部公布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名单,南开大学报送的《牢记嘱托育人铸魂——将大国防育人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入选其中。
传承——
国防教育融入学校铸魂计划
今年1月17日,习主席视察南开大学时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南开人牢记嘱托,积极开创立德树人新局面,并把加强学生国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主动与天津警备区等相关单位协调沟通,建立健全校外协作、校内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国防教育强大合力。
在武装部的协调推动下,学校把国防教育融入学校“公能”铸魂计划,从立德树人高度做出全面部署,构建领导小组指导运筹、业务部门专司其职、各个学院协力推进的国防动员三级工作体系,形成年度有计划、落实有方案、经费有保障的运行机制。
t01d901b78ac2c14e0d.jpg?size=640x374
南开大学武装部还把征兵宣传纳入就业教育日程,依托“津卫前哨”“南开军魂”微信平台及时推送征兵信息,工作人员面对面为同学们解疑释惑,使广大师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征兵最新政策,使参军报国成为南开学子的重要选项。
淬炼——
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两年前的9月,习主席给阿斯哈尔·努尔太等8名南开大学生士兵回信,充分肯定了他们“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的志向和激情,勉励他们“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如今,刻苦的军事训练强健了他们的体魄,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一个个文弱书生变成生龙活虎的战斗员,火热的军营让他们百炼成钢。
 
  •  

  •  

  •  

  •  

  •  

  •  

“我们充分运用这一典型群体,讲好从军报国的南开新故事。”南开大学武装部部长赵清泰对记者说,他们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还努力营造有激情、有温度的从军报国氛围:学校专门设立入伍奖学金,在复学扶助、推免考研、就业创业等14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及时召开新兵座谈会、欢送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开展典型模范连线交流、离校前签名宣誓等系列活动,使入伍学子倍感光荣,全校师生引以为荣。
此外,他们聘请优秀退伍学生担任校园征兵形象大使,参与军委国防动员部2019年大学生征兵公益宣传片录制,协助完成天津文艺广播电台《淬炼》广播剧的制作,联合拍摄、录制《如斯青春》系列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到身边榜样的熏陶和感召,凝聚起传承南开爱国情的共识和力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