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屈原的爱国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未知 2019-11-20 14:26
让屈原的爱国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韶关市朗诵协会朋友告诉我,在端午节朗诵会上朗诵我写的《天问》一诗,让我回忆起在屈原故里参观时的点点滴滴。这首诗是我在参观了屈子祠后有感而作的,作为一名喜欢写诗的人,没有到过屈子祠,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到屈子祠,到汩罗江,去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汩罗江边吟咏《离骚》、《天问》、《九歌》,这是对屈原的最好怀念。

弹指又是端午时,浈武两江又闻龙舟声。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对于屈原,我们该如何祭奠?对于他的精神,我们该学习什么?曾写过些纪念屈原的文章,多是从诗歌的角度写的。要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就要先了解屈原其人。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他学识渊博,是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曾任楚国要职左徒、三闾大夫。他热爱楚国,主张改革朝弊,明法治国。但他振兴楚国的梦想和主张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遭到那些人的反对和谗害,最后被楚襄王放逐,漂泊于沅、湘流域。在汩罗江畔,屈原以爱国主义良知痛彻掂念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虽身居蓑草棚中,仍忧心忡忡。后秦军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遂于该年农历5月5日自沉汩罗江而死。

一代忠魂飘然逸去,为我们留下《离骚》、《天问》、《九歌》、《招魂》等伟大诗作,把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国家的忧虑、对美好境界的向往留在了史册上。公元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公推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成为我们伟大民族永远的自豪与骄傲,亦成为一盏照耀历史的明灯。

两千多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司马迁认为:屈原精神包括“忠君、兴国、哀怨”。朱熹《楚辞集注》曰:“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用“爱国”来评价屈原。按《史记·楚世家》云:“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子孙,昌意之子也。”所以,“帝高阳之苗裔兮”,其本义应该是:我屈原是黄帝的子孙,应该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理应分享黄帝子孙的光荣和权利,同时也应承担黄帝子孙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豪言壮语,洋溢着诗人作为黄帝子孙的民族自豪感,更突出了诗人振兴楚国、统一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爱民、重民、关注民生的真实反映。

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他忧国忧民的思想,读到他对楚怀王为首的腐朽贵族集团的无情揭露和自己遭谗被流放的痛苦愤懑的抒发,充分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楚国黑暗腐朽统治的批判。

屈原是一个有着坚定的政治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诗人,他事事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不避乎死生之祸,勇敢地面对现实,迎接严峻的挑战。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充满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他所痛斥的“奸党”,他则是以死相搏、无情揭露,是对之毫不妥协、毫不退缩的人。

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光辉的爱国诗篇,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