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城市的“免疫力”

未知 2020-04-23 14:30
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城市的“免疫力”

今年4月是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暨江苏省第24个健康教育宣传月,宣传主题是“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全省各地各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广泛发动群众支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推出动画评论栏目——《视评》,以“爱卫运动提升城市‘免疫力’”为题,探讨了爱国卫生运动与城市治理间的关系。 
 
 

 
 
 
 
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如一面镜子,照出城市卫生防疫体系存在的短板。而爱国卫生运动,绝不应是“四月来、五月走”的短暂性活动,全民要树立长期的卫生环境健康意识,提升城市“免疫力”。
 
 
 
每个人是城市的“免疫力”。人人都是爱卫运动的主人,也是见证者、受益者。“免疫”的功夫,理应多下在平时,注重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卫生习惯等问题。持之以恒,将爱卫运动内化为个人精神追求,外化于行动。
 
 
 
社区是城市的“免疫单元”。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生长单元,基层动员的着力点与落脚点,组织全员参与卫生健康与预防,成为防治传染病的最佳“抗体”,个人和群体的健康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政府构筑城市的“免疫系统”。各级政府要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只有当整个社会以及各部门建立起统一的健康价值观,用政策手段形成合力,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方能有所着落。
 
 


 
爱国卫生本身就是一剂效果良好的“社会疫苗”。不断丰富爱卫内涵,以提升城市“免疫力”,建设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韧性城市。

自第三十二个爱国卫生月启动以来,我市广泛动员各地各单位和志愿者深入持久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共同建设美丽家园,拥抱幸福生活,共享健康慈溪。
 
连日来,开心一族环保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大家创,清洁家园我来做”志愿服务行动;市住建局物管中心发动全市各物业管理单位,对管理的楼院楼顶屋顶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和消毒,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营造良好环境,让城市从“头”靓到“脚”。
 
爱国卫生运动不只是简单的清扫卫生。慈溪阳光实验学校在厕所和洗手池安放洗手液、张贴七步洗手法宣传单,引导复学的学子正确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每一个教室和相关公共区域不仅安放了分类垃圾桶,还设置了口罩专门投放桶,引导全体师生做好垃圾分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从抓整治、优环境,到抓习惯、促健康,在掌起镇厉家村,由党员、巾帼、退役军人和新市民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为了环境卫生整治和省级文明村创建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在全国文明单位虞波社区,爱国卫生运动被写入了居民公约,2300多名社区志愿者常年参与环境清扫、除“四害”、健康宣传、垃圾分类等活动。“日常管理精细化、文明创建常态化、志愿服务长效化,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社区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表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