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被大佬加持的996工作制

未知 2019-04-15 15:00

谈被大佬加持的996工作制

 

        一个幽灵,一个拒绝996工作制的幽灵正在中国互联网上徘徊,旧的传统互联网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

 

       一个多月来,抵制996工作制在互联网上激起了强烈的舆论声浪,而前几日马云和刘强东在同一天针对996的发声又进一步将这个话题推向了高潮。

       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工作时数公约》,公约决定适用每天8小时工作制或每周48小时工作制的原则。这是“八小时工作制”原则,第一次作为一种国际公约被提出,巧合的是,这个公约距离今年恰好100年。

       回看当时的历史境况,这个公约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历经了颇多的曲折和艰难。

       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早在18世纪就对深陷在水深火热中的工人群体有着颇为深切的同情,虽然是资本家出身,但欧文却满怀同情之心,志在改善工人们艰难的生活,它的种种做法自然会影响生产的效益,而为了这些它甚至一度不惜与当时那些资本家为敌。那个时代的底层儿童生活更是悲惨,几岁的童工早早就成了工厂机器面前的一颗螺丝钉,玩耍的童年早早就终结了,更遑论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明的熏陶了。

       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这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工业技术背景下,虽然生产力极度发达了,可人在技术统治面前,正在面临被“异化”的风险。异化的最终根源是劳动分工的固定化导致的。在异化的过程中,人被物质的或精神的力量所奴役,主观能动性会逐渐丧失,最终导致人的个性的畸形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工人们忙于疲惫奔命时所造成的后果,“剥夺了人类正常的道德和物质发展和活动条件,从而导致人类劳动力的恶化,而且还导致这种劳动力本身的过早衰竭和死亡。”他甚至还有一个有名的金句:要更好地控制一个奴隶,你可以说服他相信他其实是一个雇员。

       回看这段历史在当下变得很有必要。

       要知道,现在对996工作制不满的上班族们,虽然早已经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可很大一部分人也如当年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做着并没有多少创造性的高度重复的工作。之于公司,它也许是必要的一环,之于个人,它使得你获得了一份薪资报酬,然而长远来看,它却很大可能在吞噬你的个人潜力,你被固化在了这个循环往复的工作中,思维会渐渐变得麻木与迟钝。人是习惯性动物,一旦你习惯了,起初你着手做这项工作时还带有的抱怨性情绪就渐渐被麻木所取代。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充电”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它是避免你在职场工作中被淘汰的重要基础。如今,越来越多的低端工作开始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不出十年,也许低端劳动力就会变得没有任何需求,人们需要有对职业前景的规划,这种规划是避免自身被淘汰的重要手段,毕竟相比起成为一个“无产阶级”,成为一个“无用阶级”恐怖得多——你的自身在工作上的价值正在被瓦解。

       刚才说到,这些重复性的工作,对于公司有利,也算是员工为公司尽了一份力。然而许多时候,这种工作也可能只是一个形式,有一个朋友在一家传统行业任职,这家出版社看到许多民营出版公司都在加大力度通过社交媒体营销自家品牌产品,于是,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和抖音号,并督促员工要多思考如何运作。然而运营多半年下来,公众号每篇文章的推送只有个位数的阅读,而抖音号的粉丝更是屈指可数。

       领导只满足于有个形式,至于这项工作所产生的实际效益,并未在其关心的范畴内。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许多领导大张旗鼓地鼓励员工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司中来,但是精力的多少并不能和工作的效益直接划等号,人与人之间囿于在智力、成长背景、知识储备等各方面的差异,工作能力上本来就不一样,而大肆营造加班文化,将所有员工“一视同仁”的做法,其实是在变相消耗公司的战斗能力。

       两个大佬对996工作制的肯定,可以想象,许多中小型公司、创业公司的领导们会非常认可。成功学的逻辑就是这样:这世界最可怕的是,比你更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口号特别有煽动力。然而通往地狱之路往往是由这样宣传出来的“善意”(提供美好生活)所铺就的。

       “996福报论”提供了这样一个大前提:即996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大前提,这在大型互联网公司尤其适用。鼓励个人拼搏、奋斗的论调当然是正能量的话,但也要正视的现实是,如果一项工作没有实现“创造性冲动”(哲学家罗素语)的话,那这项工作便不能更多的激发起人的内驱力。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许多人本来就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这份职业是赚钱养家的方式。然而如果企业过分强调加班文化,那这些既非勤奋又非怠惰的普通职场人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在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竞争氛围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努力工作才能创造幸福生活之于这些人是不切实际的。他们的幸福不是从职场中得来的,可能更多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旅游、看电影、阅读或者参加展览。谁能说,这不能是人类获得幸福生活的方式一种呢?

       还有,警惕领导对员工的“兄弟论”,这种俗称“画大饼”,许诺你一个美好的未来,在这个美好的未来到来之前,你要艰难地奋斗,努力,拼搏,一直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工作进取心,自然能迎来收获的一天。然而待收获的一天真的到来时,你发现“兄弟论”仅止于共苦而未能“同甘”。“兄弟论”将员工放置于一个大家庭的语境之下,因为是“兄弟”所以大家要彼此同心,共同创造,然而,兄弟背后还有一种“控制论”,我是兄你是弟,你要听从我的指挥。然而“又要马儿跑,又不叫马儿吃草”是不可能的。谈论任何事物,都要逻辑自洽,不可偏谈一面,而有意或无意忽略另一面。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本意是促成文明、开放与进步,而现在我们却在100年前努力促成的公约面前,倒退了一大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