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焦躁的扶贫工作者,你要学会舒缓压力

未知 2019-10-30 11:36
这位焦躁的扶贫工作者,你要学会舒缓压力

近日,一条名为“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的视频在自媒体和朋友圈刷屏。视频里的扶贫工作者在对贫困户喊话,语气颇为激动,但细听具体内容,倒也谈不上“骂”,所谓“骂”,应该只是视频发布者为了便于传播而使用的“编辑技巧”。

视频引发了诸多网友评论,支持扶贫工作者的居多,有人认为她是“讲真话、讲实话”的好干部,有人提出“扶贫须扶志”,贫困户一要懂得感恩,二不能“等靠要”,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当然,也有人觉得这名扶贫工作者“脾气太大了”。

如果说这位扶贫工作者有什么错,可能确实就是情绪比较焦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其实,同样的话语,如果心平气和、娓娓道来,可能就是一则扶贫干部和帮扶对象诚恳交心的美谈。例如“大家都是经过苦日子的人,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国家退耕还林还给补贴,老了有养老保险、病了有医疗保险、日子过不下去了还有低保,盖房子了给你们补助,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以及“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翘着脚等来的。你看看那些开车、住洋房的人家,哪个是靠低保富起来的,不都是靠自己双手”,说得都很对嘛!

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偏远农村,有的人对于“贫困户”这个标签也可能比较敏感,毕竟没有人愿意当贫困户。而扶贫干部主要来自城市,可以说话语方式上有天然的差异,和贫困户交流,要特别注意沟通技巧,多使用贫困户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这也算是扶贫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因为不清楚具体事发场景,所以无法获知这位扶贫工作者当时何以如此急躁,不过,考虑到精准扶贫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扶贫工作可谓任务重、时间紧这个大背景,巨大压力之下,有扶贫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焦躁情绪,也完全可以抱以理解之同情。当然,越是如此,越要学会舒缓压力,控制情绪,毕竟,即便不是为了工作,自我的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都是很重要的。

贫困从来就不单纯是贫困人口自己的事,给予贫困人口必要的帮助,不只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但是我们需要清晰地区分扶贫和一般的社会福利。以低保为例,这是国家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而“扶贫”除了基本的生活帮扶,更强调培育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生活的持续改善,而扶贫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推一把或者说拉一把,而不是简单地把贫困户供养起来。

贫困当然不可耻,但也绝不值得骄傲,国家用于扶贫的资源,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整个社会努力创造的财富,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重新分配,用到了贫困户身上。贫困户固然不是必须对具体某个扶贫工作者感恩,但珍惜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奋发努力,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难道不是做人的本分?

同样是最近,同样是云南省,关于扶贫工作者,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据央视报道,10月22日,中国电信怒江分公司两名扶贫办工作人员在贡山县扶贫工作返程中发生意外,坠入怒江失踪。经过全力搜救,10月29日找到了其中一人的遗体。最近一两年以来,时有关于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因公殉职的报道见诸媒体,可以说,广大基层扶贫工作者在脱贫攻坚这一战中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我们铭记和感恩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