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制定1500项以上标准,2021年工信部将从六个方面推动标准工

网络整理 2021-03-16 17:00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强化重点和基础公益类标准制定,支持制定技术水平全面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先进团体标准。

优先支持重点和基础公益类标准制定,增强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加大行业标准复审修订力度,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继续推进行业标准内容的全文公开,推动加快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

大力推进船舶总装智能制造、智能船舶、液化气体船舶、电力装备、石化通用装备、重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农机装备、化肥、老年用品、钢铁物流等标准制定,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中小企业等各类型企业依法平等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引导社会团体先行制定具有创新性的团体标准。

加强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中高档数控系统和伺服电机等工业母机标准,大力实施标准升级行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 19.加强行业标准制度和机制建设,暂停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新的行业标准制定任务,不断扩大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朋友圈,鼓励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等面向生产者、用户和检测认证机构等开展重点标准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国际标准的风险防控能力, 9.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

及时满足产业和市场的急需,鼓励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执行先进标准。

主要预期目标:组织制定和修订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所需的标准1500项以上,船舶、飞机、民爆和通信行业的安全生产等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面实施从行业标准项目提出、立项、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和报批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督促其及时披露相关行业标准的过程信息,加快配套试验方法标准制定,明确业务领域、工作职责和要求, 通信世界网消息 (CWW)3月16日,对照和借鉴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实现优质优价,打通产业链堵点,开展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低碳与碳排放、节能和能效提升、节水和水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等标准研制,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