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飘香迎丰盈——品读三晋大地秋收图

未知 2022-11-03 10:45

五谷飘香迎丰盈——品读三晋大地秋收图 

 

深秋时节,五谷飘香。三晋大地,从南到北,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多彩的藜麦……连续成熟的秋粮迎来收成。

农机在田间穿梭,农户在地头繁忙,丰盈的故事咱们慢慢品、慢慢说……

静乐县一处藜麦栽培基地

秋收近结尾农人增产又增收

眼下,秋收秋种扫尾,山西各地田间地头,一派火热的丰盈场景,农人们算起了增产增收账。

在临汾市翼城县的村庄,玉米晾晒场随处可见,放眼望去金黄一片,农人们趁着晴好气候抓住脱粒晾晒。辛安村乡民安红兵说,本年他初次测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玉米亩产1500斤,大豆一亩能收120斤,比较纯种玉米,每亩地增收400多元。

秋粮长势杰出,丰产丰盈已成定局。10月末,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山西全省秋粮面积3922.9万亩,加上夏粮全年粮食面积4725.5万亩,比上年增加0.4%。秋粮及全年粮食总产量、单产均有望创前史新高。

山西各地的小杂粮也迎来了丰盈。10月下旬,走进吕梁山区,漫山遍野的红高粱进入收割期。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研究员柳青山说,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广的高粱成了吕梁山区农人耕种的首选。大宁县太德乡堡村乡民冯张成说,他本年种了10亩高粱,每亩能产1400多斤,种高粱就挣了2万多元。

 

忻州市静乐县的农田里,乡民在转移藜麦。

位于太行山区的武乡县,10万亩谷子迎来丰盈,黄灿灿的小米正在上市热销。“还没有收割就已经有几十笔订单。”栽培大户魏宝玉说,他栽培的“养肥小米”每斤18元还供不应求。

地处晋北的忻州市静乐县,金黄、乳白、紫红的藜麦遍及全县十余个城镇,经过数年的育种和推行,5万亩藜麦已成为当地栽培面积最大的杂粮品类。静乐县农业产业开展中心副主任巩亮军说,藜麦等小杂粮养分丰厚,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本年一斤藜麦能卖到4元左右,比上一年提高了1元多。

保姆式服务让农田变“粮仓”

9月底,气候部分发布预警:10月1日至7日运城市万荣县将出现持续阴雨气候。当地农业、气候等部分当即成立工作组、专家组,使用多媒体、播送等进行预警,安排人员深入田间,调度农机具跨区作业,抢收秋粮。万荣县农业乡村局局长薛云洲说,凭借精准的预告和预警,不仅圆满完成了秋收使命,还及时进行了秋播秋种。

“本年农业和气候部分紧密协作,预警更加精准,把防线筑在风险萌生前。”山西省农业乡村厅栽培业处处长王圆荣说,山西省构建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农业气候服务指标体系,协同提高灾祸气候防范应对能力。

 

临汾市永和县的一处高粱地

本年以来,山西农业体系省市县联动,动员4000多人联合组队,处理农业生产销售等面临的难题。7月中旬,一场大雨突降,让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王创云非常着急。在对口辅导的清徐县大豆玉米演示基地,他看到有玉米倒伏、农田积水的情况,便敏捷与基地工作人员沟通,开挖沟槽排水,天晴后辅导追肥。“现在玉米大豆已全部收割,没有因为极点气候而造成减产。”王创云说。

秋收时节,活跃在各地的农业保管安排,协助处理了当时乡村劳动力少、年龄大等燃眉之急。临汾市汾西县勍香镇新安村乡民武桂生家有十几亩地,他告知记者,孩子外出打工,自己年纪也大了,秋收成了一大难题。“这两年,耕种、管理、收割、运送都是合作社担任,我既省心还省力。”武桂生说。

农业机械化为秋收秋种按下“快进键”

位于黄河岸边的运城市芮城县远鹏智慧农场里,从9月开端,撒肥机、旋耕机、耕种机等数十台不同类型的农机轮番上阵,上肥、犁地、旋地、耕种各过程有条有理。

“从收割玉米大豆,到抢墒耕种小麦,各种农机帮了大忙。”农场担任人胡天妮说,本年农场初次大面积演示推行玉米大豆复合栽培,当地农机部分配套了新的配备,能够完成一天300亩的收割和耕种规模。

 

太原市阳曲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基地的收割现场

为保证秋收秋种当令进行,多地活跃推行机收、整地、耕种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晋中市寿阳县本年搭建了农机联盟渠道,各村遍及建立农机专业队伍,统一训练后的农机手作业能力快速提高。寿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开展中心主任张新民说,玉米机收丢失率比上一年下降45%,平均每亩地削减丢失20余斤。

在太原市阳曲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千亩试验演示区,玉米平均亩产1600斤,大豆亩产约160斤。演示区栽培担任人智进宝说,本年他购置了专业大豆收割机,明显提高了复合栽培的收割功率,保证了粮食颗粒归仓。

运城市种粮大户许建武对机械化种粮、收割也深有体会。他说,本年秋收,最新款联合收割机很受农人欢迎,不必更换滚筒,仅经过更换割台和脱粒元件,即可完成玉米籽粒、大豆、小麦等多种作物的收成,一机多用、节能环保,不仅下降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功率,为农户带来了更多实惠。

 

标签